![]() |
![]() |
![]() |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
教育部:停用“函授”名称!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福州晋安教育人:育人为师 抗疫为士 -
福州教育研究院:筑牢疫情防控“心理长城” -
福州教育人: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部分区域内学校继续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

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明日重磅启动!
4月15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福建日报教育全媒体中心(海峡教育报社)承办,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理工大学、闽江学院联办的“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即将启动!

蓝皮书里的招式超酷!看福医本科生临床技能竞赛高手过招!
日前,福建医科大学2025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竞赛在宁德临床医学院举办。来自14家临床教学单位的54名选手参加了竞赛,万余人观看了团体赛视频直播。每支参赛队伍4名选手,其中2名由临床教学单位选送,2名在赛前1周由教务处随机抽取产生。此次竞赛的举办,既是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高标准检验,也是推动各临床教学基地加强教学管理、提升临床带教水平的重要举措。副校长王世鄂到场观看了竞赛,教务处、医院管理处、学生工作处、临床技能教学中心、临床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宁德临床医学院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

喜报!她们获全国表彰!
近日,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妇联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福建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Neuron》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培养的2023级博士研究生黄雪晶以第一作者在神经科学期刊《Neuron》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镁离子对NMDA受体多重调控机制的结构基础》。此项成果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福建医科大学合作共同完成的。中科院脑智中心的竺淑佳研究员和学校陈万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党建引领谋发展 柱石东南再进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福建医科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医护员工,团结一心、真抓实干,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闽江学院在“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中再创佳绩
近日,“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公布,闽江学院喜获8项先进表彰。其中,1个团队获评优秀实践团队,2名师生获评“优秀实践个人”,4项成果获评“优秀实践成果”,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突破!教育部项目+3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闽江学院3个项目入选建设名单,入选数量居全省高校第二,创历史新高。下一步,学校将秉承弘扬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多维联动”赋能学校“一二三四五六七”立德树人新格局建设提质增效,积极培育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大思政”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设。

重磅!ESI全球前1%,闽江学院再+1!
根据科睿唯安2025年3月1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覆盖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显示,闽江学院材料科学学科首次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目前,含之前进入的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学校已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划重点!新学期第一会,闽江学院聚焦这些工作!
2月18日,闽江学院召开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落实年”行动暨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部署会议。校党委书记叶世满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舒继武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全体校领导、全校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前沿突破!闽江学院发布科研新成果
近日,材化学院许钬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兼唯一通讯作者身份,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DNA Nanosphere-Enhanced DNAzyme System for 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Lead Contamination in Water and Living Cells》的研究论文。该期刊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12.2。该研究提出了一种DNA纳米球增强型DNAzyme传感平台,具有结构简易、成本低、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可实现水体及人体内铅离子的超灵敏、快速检测。此项成果不仅对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学检测以及相关公共卫生领域,为铅污染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再登Nature!福建农林大学青年教师林智超在《自然》发表光伏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2025年4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绿色光电器件与储能电池团队青年教师林智超与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澳门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题为《一种钕内嵌富勒烯-聚合物偶联层作为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层》“A Nd@C82-polymer interface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成果。林智超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福建农林大学全职引进教授李毅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重大研究成果
国家杰青获得者李毅教授2023年8月全职引进到福建农林大学后,在前期带领北京大学团队长期研究的基础上,联合福建农林大学等多个实验室,近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erception of viral infections and initiation of antiviral defence in rice”(水稻感知病毒侵染并启动抗病毒防御的机制)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水稻如何感知病毒入侵并激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核心机制。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筑牢东南生物安全屏障中彰显担当
2025年1月,由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依托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评审。这一高能级科创平台的落地,是对福农植保人半个多世纪守护农林生物安全的充分肯定,标志着学院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上迈入新征程。

福建农林大学获评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福建农林大学获评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全国100所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