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专题 > 福州大学城巡礼 > 高校巡礼 > 福建农林大学 > 正文

福建农林大学: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025-04-13 19:19:43 作者: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责任编辑:吴琼   我来说两句

近日,科睿唯安发布2025年3月ES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福建农林大学以ESI论文总被引270153次、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2个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跻身前1‰的亮眼成绩,稳居全国“双非”农林高校首位。其中,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60位,充分彰显出学校强劲的科研实力。这一成就的背后,是该校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的强力支撑。

以植物学与动物学为例,该学科自2016年首次进入ESI前1%以来,论文数量从423篇跃升至3622篇,被引频次增长近30倍,全球排名提升至第104位。这一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该校在植物基因组解析、植物细胞信号传导、动物行为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突破。例如,番茄闭花授粉结构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等等。

作为衡量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福建农林大学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合称CNS)的表现尤为突出。自2015年首次实现CNS论文“零的突破”以来,该校年均至少发表1篇原创性顶刊论文,近十年来累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CNS论文19篇。其中,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为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等ESI顶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与此同时,学校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战略,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向应用转化。农业科学学科自2018年进入ESI前1%后,论文数增长近6倍,被引频次突破4万次,全球排名跃居第101位。相关研究成果中,多项原创研究已转化为产业技术,直接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链升级。

当前,福建农林大学正以争创全国“双一流”为目标,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高能级平台建设与“卡脖子”技术攻关。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三大科技奖35项,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CNS论文是原始创新的‘风向标’,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科研突破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战略贡献力量。”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