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辅导员队伍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2025-04-13 16:23:50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敏 我来说两句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福建师范大学将高质量建设好辅导员队伍作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有力支撑,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高位引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育人共同体”三位一体辅导员专业成长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专业成长共同体: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铁军’建设的创新实践”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以教育家精神举旗定向 构建“学习共同体”强基固本 一是学以铸魂,把准价值坐标。构建“新入职基础培训—骨干专项研修—职业化专业化培养”三级培养体系,通过“理论提升季”“辅导员半月谈”“学习共读日”等特色活动,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辅导员成长全周期。邀请“时代楷模”曲建武等名家名师开设“教育家精神大讲堂”,举办学生工作干部研修班、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新入职辅导员培训班等活动,推动辅导员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校党委书记潘玉腾与学生工作队伍调研座谈 校长郑家建在辅导员工作室与师生交流 学校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二是研以精进,提升核心素养。探索建立“1114”案例研究工作法,即“每周开展1次,由1个工作室承办,紧扣1个典型案例,围绕案例性质、解决思路、具体举措、反思启示4个模块”开展研习研讨,编撰《学生工作案例汇编》,形成案例解析范式和方法论创新集群。每年设立20项校级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鼓励支持辅导员申报全省、全国课题项目、参加理论研讨会、撰写论文和工作案例,形成工作与研究互融互促的良性循环。辅导员团队在《思想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获国家级荣誉,多个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与新时代同行——辅导员对话青年学生思政微课百讲》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教育管理优秀论文汇编成册三是赛以砺能,锻造育人标杆。连续11年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将大赛打造成展示工作技能、提高业务能力、拓展理论视野的实践平台。依托学校辅导员协会、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育人工作室,联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党团与班级建设、学生事务管理等9大核心团队,举办“青春引路人”成长论坛,在交流心得、碰撞感悟、磨练技能中不断内化教育家精神内涵,实现以赛代训、以赛促学。近年来,3名辅导员获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含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称号),2名辅导员获二等奖。 举办“青春引路人”成长论坛系列活动 以教育家精神夯基筑本 打造“发展共同体”蓄势聚能 一是机制筑基,强化制度保障。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并落实“党委领导—部门协同—校院联动”机制。构建“一心五环”学生工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思想领航、管理提质、服务增效、文化浸润、队伍赋能五环联动),制定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的评价标准,形成“制度保障—职业发展—考核激励”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切实让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二是结构优化,凝聚协同合力。创新打造“专职+兼职+专家”多元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结构,选优配强研究生导师和班主任队伍,选聘知名校友、行业专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育人合力。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政专业博士学位,为辅导员成长为专家型研究型育人工作者创造条件。构建多阶递进式辅导员能力梯队,指导引导基层辅导员侧重实践技能锤炼、中层骨干强化科研创新能力、专家型辅导员深耕理论创新。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形成辅导员“四进两谈一联”的育人特色和传承机制。 三是成长进阶,激活成长动能。将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干部重要后备人才,构建“选—育—培—用”全链条一体化推进机制,建立校内跟岗锻炼等优质培养平台,为辅导员成长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牵引。完善以思政育人实效、学生工作业绩、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果等为核心指标的多元评价体系,优化“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等荣誉激励机制。坚持严管厚爱,为辅导员配备“成长导师”,形成“老中青”三代辅导员传帮带成长共进格局,通过构建覆盖辅导员职业成长全过程的培养链条,打通辅导员发展堵点,不断优化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 校领导常态化深入基层联系学生 以教育家精神守正创新 培育“育人共同体”提质增效 一是深化数智融合,赋能精准思政。锚定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机理,推动辅导员队伍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上线“智慧学工一站式平台”,完善学生多维度画像和数字档案,实现学生数据共建共用。研发集“思政队伍驾驶舱”“辅导员信息大屏”“辅导员个人画像”等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云端思政工作台,精准展现辅导员成长曲线。强化“数智+思政”引领力,开发“福师印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轻应用,以数字化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启智润心”。 依托学校“智慧学工一站式平台”,研发“思政队伍驾驶舱”可视化思政数据分析平台 面向9132名2024届毕业生定制“福师印记”轻应用 二是加强品牌引领,丰富育人内涵。打造“青马易战”“青年微观”“听辅导员说”“听大学生说”等网络思政特色IP,持续展示一批质量高、评价好、受欢迎的名站名栏名作,相关专栏总阅读量逾315万,形成理论供给与文化浸润的有效融合。坚持深耕“周末晚点名”育人品牌40余年,创新打造“场景化沉浸式”集中教育模式。发挥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小联”)、易班等网络平台集群效应,打造“朋辈领航”育人品牌,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青年学生理论研读俱乐部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选送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斩获多项荣誉,获奖项目数居全省高校前列。 打造“听辅导员说”网络思政短视频专栏 三是坚持文化浸润,凝聚价值共识。成立全省首个高校辅导员协会,凝练出协会会徽、精神、誓词,组建辅导员合唱团,创作《与你同行》等辅导员主题歌曲,在福建省最美高校辅导员颁奖典礼、学生毕业典礼等唱响“思政铁军”之声。定期举办“辅导员成长工作坊”活动,为转岗辅导员颁发纪念徽章,有力强化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加强典型选树,培育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1人,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2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人、入围奖4人,福建省“最美高校辅导员”2人、提名奖2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福建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个。大力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与学生全面成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持续提升思政引领力,促进优秀学子和先进典型竞相涌现。 学校辅导员协会举办“一路走来 同行有你”系列沙龙活动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