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专题 > 福州大学城巡礼 > 高校巡礼 > 福建师范大学 > 正文

聚焦服务发展,福建师大在行动

2025-04-13 16:23:50 作者: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敏   我来说两句

长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和特色,聚焦服务基础教育,聚焦服务闽台教育融合发展,聚焦服务文化强省,聚焦服务产教融合,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服务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

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扎根八闽大地,与各市县和各附属学校同题共答、同向而行,推动师范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为推动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稳步推进基础教育校地合作办学。先后与平潭、福清、泉州鲤城、泉州泉港、宁德东侨、福州高新区、长乐、仙游等地政府合作举办中小学校11所。2024年,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双双晋升省一级达标高中,成为学校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的标志性成果。

持续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2018年起连续举办了15届“德旺杯”中小学拔尖人才冬/夏令营公益活动,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该项目成为学校服务福建基础教育的“金字招牌”。

积极支持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智库建设。以公办民助、三方共建形式与省教育厅、河仁慈善基金会合作建设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院),打造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的高端智库。聘请近50位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名校长担任特聘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成立12个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并连续发布7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制作发布福建省首批特级教师微纪录片《八闽师说》,获得高度赞誉。

扎实助力苏区老区县基础教育补短板。以助力苏区老区县基础教育补短板为重点,积极开展针对省内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帮扶工作。制定实施支持长汀县、上杭县基础教育补短板五年工作方案,组织各学科专家对长汀县、上杭县基础教育诊断把脉,定期开展“三送”工作,赢得当地师生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

服务闽台教育融合发展获得新突破

聚焦融合所需、台胞所盼、学校所能,全面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同频共振,致力打造两岸文教融合发展示范高地。

坚持打造两岸融合发展人才培养高地。率先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计划,累计联合培养毕业生近4000名。面向台湾学生招生专业达72个。

坚持打造两岸融合科研服务高地。高质量推进福建省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建设。牵头成立两岸文化传播联合研究院并在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上揭牌。牵头成立海峡两岸心理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学校共同建设的闽港澳台侨社会责任推广基地揭牌成立。与九州出版社举行《台湾文献汇刊三编》出版签约仪式。两岸合编语文教材。

坚持打造两岸融合人文交流高地。6名师生受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赴台参访交流。联合主办第十一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承办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式暨两岸青年联欢晚会。联合主办两岸新媒体与文化研习营。联合承办闽港澳台侨校长圆桌会、第61届高博会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系列学术活动。由文学院、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创建的“台湾历史与文化数字博物馆”和“两岸关系族谱资料数据库”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两岸融合专区。

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成绩

聚力建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引领带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社科强省、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高端科研平台。建强用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大平台。教育部“国际问题及港澳台侨片”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24年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组织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重大选题,深度融入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源计划”。学校教师以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名义在中央“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数已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提升咨政服务水平。2022年以来,为各级党政部门提供高质量咨询报告近300篇。5个省级智库共同发力,全面提升决策咨询服务质效。

拓宽学术交流渠道。举办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6届论坛、第十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连续三年举办侯官论坛,续写侯官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发展新篇章。

服务产教融合达到新水平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新路径、新样板、新模式,以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载体建设,提升产教融合平台服务能力。在全省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成功支撑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得到水利部领导批示肯定。作为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共同发起人,联合发布“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牵头成立福建省碳中和学会。建强福建省幸福河湖研究中心,连续5年发布《福建省河湖健康蓝皮书》《福建省幸福河湖评价报告》。发挥泉港石化研究院等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特殊优势,帮助200多家企业创造数十亿的经济效益。


优化服务水平,赋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建立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和模式,是全省首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学校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专利奖、省专利奖和省科技厅成果转化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学校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在省级技术转移机构评价中荣获“双优”佳绩,成为福州市首批专利转化先行单位。

强化校地联动,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增效。深度推动校地融合、校企合作和校校交流,近3年与省生态厅、莆田市、省林科院、省招标集团等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学校与泉州市第一医院共建“医教融合联合实验室”,泉州市第一医院提供1000万元经费支持。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员56名,获得科技部“大美科技特派团”微视频优秀作品奖1项、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1名。

福建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在福建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服务发展,持续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