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假后状态不佳?这份“活力回归指南”速速转给师生家长
2025-10-10 16:09 来源:人民教育、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贵州教育发布等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假期结束 刚刚回归课堂的的第二天 不少师生家长 还沉浸在假期状态中 别慌!这份 “重启指南” 帮大家精准破局,快速回归正轨 ↓↓↓ 学生篇 几天假期下来,不少学生成了“夜猫子”,凌晨睡、中午起,刷手机停不下来,一提上学就犯怵。以下方法帮学生快速“归位”: “紧急校准”,养足精神 别再熬夜啦,比假期时的作息提前1小时入睡(如平时假期11点睡,开学10点就躺下),睡前1小时把手机、平板交给家长,用看课本、整理文具替代刷视频。早起后花10分钟晨读,快速找回上学时的生物钟节奏,避免 “起不来、没精神”。 “提前彩排”,准备到位 睡前花15分钟整理书包:把课本按课程表顺序摆放,作业分类放进文件袋,再检查校服、红领巾(或校牌)是否洗净备好。还可提前定好闹钟,比平时上学时间早10分钟,给自己留足“缓冲时间”。 家长篇 假期里家长跟着孩子“放飞”,试试这4招,轻松当孩子的“收心队友”,也帮助自己找回“陪学状态”: 作息“同步卡点”,陪孩子一起调整 别再追剧、刷手机到深夜啦,和孩子同步早睡,早上和孩子一起早起吃早餐,用“家长先做到”带动孩子。比如孩子11点睡,家长也别超过11点半休息,避免“孩子睡了家长还在忙,早上孩子起了家长没起”的混乱。 饮食“清淡过渡”,晚餐别吃太油腻 假期里难免吃多辛辣、油腻的大餐。可以把晚餐换成小米粥、蔬菜炒肉、清蒸蛋等清淡食物,帮孩子调理肠胃,避免上学时因肠胃不适影响状态。睡前别让孩子吃零食、喝饮料,保证睡眠质量。 轻松沟通,别提“作业”“学习”压力 饭后和孩子聊聊天,别问“作业写完没”“明天上学怕不怕”,可以说“开学能见到你的好朋友啦,要不要准备个小分享,说说国庆假期的趣事?”“收假后想不想试试学校的新社团?”,用期待感代替焦虑感。 情绪“及时安抚”,接纳孩子的“不舍” 如果孩子说“不想开学”,别批“就知道玩”,可以抱一抱孩子说“妈妈知道你还想继续放假,不过开学能学新知识、和小伙伴一起玩,也很有意思呀”,帮孩子疏导情绪,传递“开学是新的快乐开始”的积极信号。 教师篇 假期结束,不少老师面对备课任务犯“拖延症”,担心学生假期知识遗忘、状态松散,焦虑感悄悄上线。做好这2件事,从容赴新程: 备课“轻量化” 别把备课排太满,可以设计5分钟“国庆趣事分享”环节,让学生说说国庆都做了什么,再自然过渡到收假后的学习目标,用轻松氛围帮学生适应课堂。 学情“提前预判” 提前查看学生假期作业的提交情况,对未完成的学生,别急于在群里批评,可单独私信家长了解原因(比如是否有困难、是否漏记作业),并告知“开学后会单独辅导”,既体现关怀,也为收假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北京安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谢江介绍,长假以后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好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些都是“节后综合征”的表现。 不过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主治医师吉洋也表示:“节后综合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疾病而是生活节奏与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钟紊乱、心理压力增加而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 那么,如何改善“节后综合征”? 请收好↓↓ 不论是重返课堂 还是重回讲台 希望大家都能尽快 从假期的“松弛状态”中调整过来 摆脱“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满血复活” 重新投入到新阶段的生活中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