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不可能要求学生转学!”

2025-09-26 16:25  记者 李旺 郑琳琳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被放弃

“全班50多名学生,仅个别到校上课。”日前,武汉一小学因“多动症”学生引发家长集体拒学的事件登上微博热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际上,普通学校不仅会遇上“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学生的就读问题,还有各种情况“特殊儿童”的问题,包括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类型。这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不完全都能在特殊教育专门学校就读。省教育厅发布的2024-2025学年初福建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显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在校生16974人。

但因为特殊孩子的“特殊”,普通学生的家长会产生对孩子学习环境的担忧。对于特殊学生在普通学生随班就读这件事,大家看法如何?

现状:

“带来的困扰真实存在”

近日,记者采访了我省几所学校,根据校领导反馈,一般情况下,新生入学前,学校会把这部分孩子先筛出来,平均分配到各班。一位校长表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可能就在你家孩子的班上,这些学生带来的困扰是真实存在的。”

据媒体报道,数月前,厦门一小学就有家长写联名信向区教育局反映情况,诉求是让班上的一名特殊孩子转学。信中称,这名学生“实在太特殊”,长期扰乱课堂秩序,“大家都受不了”。区教育局的答复是,不可能要求学生转学,这是规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类矛盾以协调解决为主,除非特殊孩子自行转学,否则都是随班就读到毕业。在此过程中,有余力的家长会进班陪读,也有情况严重一点的孩子外出康复一段时间再返校的案例。

声音:

“引导孩子们包容”

“班上总有歌声,后来才知道是浩宇(化名)在唱。”陈老师是福州一所公立小学的老师,对班上患有狂躁症学生浩宇印象深刻。在近40人的班级里,浩宇从一年级起便有突然唱歌、大喊大叫等行为。

“全班都习惯哄着他,就盼着他能安静些,不影响其他人。”陈老师回忆,有一次浩宇情绪爆发,几乎叫了一整节课,班上同学都默默接受,家长们也未提出异议。

(AI制图)

不过,浩宇也有安静的一面。他常在教室后的阅读角看书,“他的阅读能力突出,对数学也有着浓厚兴趣。我平时尽可能引导班上学生发现他的闪光点”。

在福建罗源的一所公立校,班主任郑芸(化名)告诉记者,自己的班上就有一位患有轻微孤独症的孩子:“在一年级刚入学时,得知这个孩子比较特殊,就在班上说了这个事,并且鼓励大家和他一起玩,成为朋友。”

可能是郑芸的“坦白”,当孩子在课堂上做出奇怪行为时,班上其他学生都很淡定。郑芸也会向家长详细解释这个孩子的情况,在平时反复引导学生们:“他需要大家的帮助”“大家要包容他”……

郑芸的办法目前看来是有用的,“今年升到六年级了,当班主任这几年,班上家长和同学们没有投诉”。而且郑芸还发现他喜欢在上课时埋头写写画画,还画得不错,于是就和家长建议给孩子学画画。如今,孩子参加多种类型的绘画比赛并获奖。

与老师的包容不同,普通家长的顾虑也真实存在。家长林女士的孩子正读五年级,她坦言:“一二年级学业相对宽松的时候,我们能接受。到了高年级,学习有些紧张,如果这个孩子长期影响课堂,作为家长,肯定不希望对方在自己孩子班上。”

当学校和普通家长陷入“包容难”与“顾虑多”时,特殊儿童的家长对记者说:“我们早已习惯别人异样的眼光。” 

当耀光(化名)步入宁德霞浦一所融合幼儿园时,黄爸爸忐忑地与老师交流。老师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要不要让孩子来融合合唱团试试?”黄爸爸那一刻很是兴奋。从最初站在队伍最后,不敢出声,到如今在30余人的合唱团里站上“C位”,耀光用了一年时间。

“他以前很被动,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现在会和大家一起唱歌、排练,笑容也多了。”黄爸爸在电话那头开心地对记者说。

(AI制图)

解决:

整合多元力量

作为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重要模式,随班就读在福建已推行多年。

2023年,福建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密切与残疾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积极争取普通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注重发挥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等专业人员和社区、社会相关团体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共同为残疾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通知还提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分布情况,合理规划、统筹布局,在区域内选择若干所普通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并按照《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根据学生残疾类别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设施设备,以及资源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接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应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对其他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也应给予相应的支持。

“为每位特殊孩子量身定制康复课程,是资源教室存在的意义。”石狮市宽仁小学校长吴喜生介绍道,特殊资源教室里有接待区、教学区、交心区和感统室,这些区域可以帮助不同的特殊学生进行训练。资源教师会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对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会随时根据学生情况与需求设置教学课程或调整方案。

同时,宽仁小学整合了多元力量。石狮仁爱学校定期安排学校特教老师到校上课,与校外特殊教育专业培训机构成为共建单位,他们选派优秀老师到校内帮助多动症、孤独症的孩子进行辅导。

业内专家指出,解决特殊孩子随班就读这个问题,需要专业支持,更需要包容、理解和坚定的共识: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被放弃。这条破局之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携手同行。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职特教教研员李玉影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教育的美好,不仅在于它能成就‘优秀’,更在于它能够包容‘不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