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引领工艺美术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2025-09-24 17:40 通讯员 刘晓明 来源: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日,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成绩揭晓。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与扎实的备赛功底,一举斩获1金1银5铜的优异成绩。 扎根安溪乡土,以藤铁文化精神为引领。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围绕工艺美术这一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所打造的全链条式的创新创业发展正一步步展示着他的成效,4年来,学校共斩获了该赛项5金8银15铜的优异成绩 双高引领,培育创新创业 2021年,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群入选福建省立项高水平中职专业群A类项目。专业群对接闽南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服务两大产业,依据“工艺设计+产品生产+电商营销”岗位群,打造以工艺美术专业为核心专业,涵盖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的专业群,旨在培养具有“藤铁精神”的产业人才,服务于区域藤铁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助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专业群的建设也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近年来,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通过“广泛发动、培养兴趣”“确定项目、集中训练”“以赛待练、以练促赛”“提炼精品、重点强化”的方式,构建了“校级初赛—校级决赛—省赛预赛—省赛决赛”的竞赛体系。今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参与人数达到800多人,组建了30多个比赛团队,学校开展多轮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指导教师团队与参赛学生经常面对面交流,一一指导,通过层层筛选和选拔,最终15个项目进入省预赛,2个项目进入决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最终取得了1金1银5铜的优异成绩,指导教师谢雨佳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全链条式,专业赋能项目 “我们小组分工制作了该项目的项目计划书、PPT、路演稿并制作了一个简易样机。”23级电子商务专业洪啊娜介绍,团队里有工艺美术专业负责外观设计,logo设计,机电技术应用和增材制造技术专业的学生负责建模,样品打造等,创新创业大赛不单单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展示还是对获取新知识能力的考验,通过这次比赛,她明显感觉到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了。此次洪啊娜参与的《以净效油——新型餐厨油水分离设备》获得了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大赛职教赛道中职创意组金奖。 24级工艺美术专业的沈籽玥说:“我们从课本中汲取到了灵感,可以利用3D打印进行古文物的修复,我们的专业技能搭配学校的增材制造专业,完全可以实现基础的古文物修复。”于是,她跟同学们一块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寻找了一条更加基层适合中职学生的古文物修复的方案,并制作成为今年创新创业大赛的案例,获得了铜奖。“虽然没有获得理想的名次,但是我在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整合资源的能力,我相信,未来肯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她说。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实训处陈淑红介绍,学校着力培育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们发现身边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拥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从而适应社会不断的变化,更好地就业。 藤铁精神,涵养职教新人 安溪县不仅是“中国藤铁文化之乡”,还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近年来,学校以学生择业和人生发展为切入口,打造校园文化的“人文性”“职业性”育人功能,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其中,形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特色校园文化——“藤铁精神”,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新路径。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群同样也肩负着传承与发扬古老技艺的责任,学校通过安溪增材制造产业学院、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中心、安溪双铁数字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泉州市产教融合示范性实训基地)、泉州市众创空间、泉州市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为依托,相继与安溪家居工艺协会、安溪电商协会等单位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共育、共建、共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岗位-能力-课程的对接,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研成果。 扎根乡土,服务区域发展 学校坐落在安溪县金谷镇,这里也是国际著名艺术家、雕塑家陈文令的故乡。今年年初,陈文令到学校同师生们分享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理念和经验,特别是他如何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及如何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同学们也定期前往陈文令大师创作的金谷溪岸进行学习创作,并同大师交流互动。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校长谢雨佳表示,接下来,学校将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在校内设立艺术大师工作室,让学生有更多与名家对话的机会;探索与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为学生铺就更好的成才道路;深化同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协作,给与学生更加优秀的学习资源。从而推动课堂改革、教研成果,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