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最新!龙岩一地通报→

2025-09-16 11:14   来源:永定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龙岩永定区通报

5个教育系统清风正气典型事例

通报如下——

01

永定区抚市鹊坪小学教师苏冬梅扎根乡村学校、深耕教学行而不辍。苏冬梅执教27年来,始终坚守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刻苦钻研业务,善于挖掘和运用本地资源,把乡村民俗文化、农业生产等知识巧妙融入课堂,提升教学活力。针对乡村学生普遍存在的“胆怯”“被动”问题,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打破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桎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乡村学生同样享有高质量教学。苏冬梅作为永定区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多次奔赴其他乡村学校送培送教、开展专题讲座,以专业能力夯实育人根基,先后被评为“永定区优秀教师”“永定区优秀教育劳动导师”。

02

永定区实验小学教师兰碧云立德树人守初心,清正教风显担当。兰碧云作为学校教导主任,严于律己、恪守职责,秉公管理教学事务,积极营造清朗阳光的育人环境。兰碧云承担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多门课程,通过主题班会、个性化辅导等形式悉心引导学生品德成长,具有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敢于创新,创造“生活+趣味”教学法,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使孩子们畅享数学之乐,教学成效显著;在教研科研上,兰碧云刻苦钻研,积极参与省级课题和公开课执教,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风采与担当,先后被评为“龙岩市名师”“龙岩市劳动教育导师”“永定区优秀教师”。

03

培丰中学教师陈奕妍扎根乡土育桃李,深耕教坛绽芳华。陈奕妍扎根农村教育一线24年,始终把提升教学质量摆在首位,深耕教材、钻研教法,以农村教学为基点,深度融合农村学生认知特点,积极探索乡村教育新路径。陈奕妍先后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聚焦农村中学物理教学难点与学生素养提升,形成多项实用教学成果,多次开展教学公开课,为农村教师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实践范例与精准指导,所教学科成绩常年稳居年级前列,多次在区域同类学校中拔得头筹。陈奕妍用优异成果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先后被评为“龙岩市芳梅教学奖”“永定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永定区骨干教师”。

04

永定三中教师范明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教育华章,践行育人使命。范明在教育沃土深耕二十七载,努力钻研教材、创新教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潜心专研,提升教学技能。范明作为学校政教处主任,注重德育工作创新与发展,热心科学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科普创新、机器人竞赛等项目获奖37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11项。范明用无私的奉献为全区青少年搭建了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推动了全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被聘为永定区科技总辅导员,先后被评为“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福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永定区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

05

永定一中教师陈志芳春风化雨润桃李,潜心育人铸师魂。陈志芳作为福建省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龙岩市名师、语文学科带头人,自从教以来,三十年如一日,潜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专业发展的引导者。陈志芳始终秉持“以爱启智,春风化雨”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多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语文类竞赛并获奖,培养了市文科状元等大批优秀学子,带领永定一中语文组多次获评市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作为校女工委主任,关心关爱女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积极组织职工关怀活动,推动学校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以爱与责任彰显教育者的社会担当,多次被评为“永定区优秀教师”“永定区三八红旗手”。

躯身教坛,强国有我。以上通报的典型事例,是永定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的生动实践和优秀代表,他们扎根三尺讲坛,潜心耕耘、无私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为行业树立清风标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