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硕果盈枝!宁德市民族中学背后的“智囊团”

2025-09-01 16:09  郑琳琳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原标题:山海携手八载耕耘 民族教育硕果盈枝

——宁德市民族中学背后的“智囊团”

71、88、120、143、166、205……这一组稳步上升的数据是宁德市民族中学近几年高三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俗称“本一线”)上线人数,这喜人的成果背后是一群民族中学师生的努力付出,更得益于“山海协作”八年来的帮扶。

2017年5月,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厅等部门共同召开宁德市民族中学建设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建立宁德市民族中学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三级共建机制,并于当年7月议定建立宁德市民族中学发展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机制。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宁德市民族中学纳入教科研指导体系,结成对口帮扶关系。

滨海之城的教科院,闽东小城的民族中学,山海携手,共谱新篇。八年来,厦门市教科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精准帮扶,助力这所民族中学实现了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精准“问诊”

为民中谋发展

2017年,作为帮扶的成员,厦门市教科院高中生物教研员蔡敬辉、初中物理教研员陈宗荣及其同事首次来到宁德市民族中学。

宁德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58年,位于我国畲族人口最为聚居的福安市,是福建省第一所民族中学,也是我国畲族学生最多的一所民族中学。“这里的学校教育资源相比先进地区确实存在差距,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上也有提升空间,课堂教学有待进一步优化,希望我们的帮扶能确实促进民族中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陈宗荣表示,在全面调研学校各方面情况后,团队为宁德民族中学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将全方位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经验,从不同维度助力学校发展。

此后,蔡敬辉、陈宗荣与其他教研员深度参与学校各个年级的教学教研,着重在指导方式上突破,主攻教学薄弱环节,推动帮扶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当时,团队一致认为找到帮扶的关键切入点,方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厦门市教科院原院长庄小荣表示,随后教研员团队深入学校“把脉问诊”,帮助该校高水平落实新课标、新课程,助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建立了“领导互访、部门对接、专家驻点、项目推进”等长效运行机制。

宁德市民族中学副校长丁一介绍,自2017年起,教科院每年组织至少2次领导专家团队赴校调研。“通过厦门名校校长、教育专家带来的系列讲座、办学思想研讨,我校管理团队和教师深刻了解了前沿教育理念、新课改精髓及现代学校治理模式,办学视野和格局得到极大拓展。厦门帮扶团队也深度参与我校教研活动,在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观察等方面提供精准指导,极大激活了教研活力,提升了教研实效。”

近几年,该校中高考成绩连年稳步提升,2025年中考平均分较2017年提升38分,近三年更是在宁德市公立校中名列前茅;2025年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线人数较2017年增加132人,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高三学生吴昊被北京大学录取,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助力“造血”

留下带不走的师资

蔡莹是民族中学高中英语教师,2018年9月,她有幸被选中成为第一批赴厦门一中跟岗学习的教师之一。

“在一年的时间里,不仅有教学理论上的习得,还有教学技能上的收获。”蔡莹说,懂得如何雕琢细节,在课堂中去调动学生注意力;知晓了如何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更深入思考。

跟岗一年回到民族中学的课堂,蔡莹表示自己不再满足于知识点的讲授,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她回忆起讲授Anne’s Best Friend这篇课文:“在厦门一中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尝试通过建立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寻找每个时间点主人公的行为,分析其情感变化。”蔡莹坦言,不同于以往纯讲授的教学方式,通过利用更为直观的图表,让学生跟着“时间线”去读故事,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了学生上课积极性。

多年来,蔡莹都在积极琢磨和探索课堂教学,例如,如何设计更具思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何创设情境更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等。

“还要特别感谢厦门教科院一直以来的帮扶,他们一次次的下校指导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分享了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山城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蔡莹说道。

和蔡莹一样受益于“山海协作”的教师在民族中学还有很多,该校多批教师赴厦门优质中小学及教科院进行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累计组织5批次68人次骨干教师赴厦门一中、厦门六中等校跟岗学习。

除了“走出去”跟岗,厦门市教科院教研员每次跨越400多公里,年均组织20人次以上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上门。

“他们的示范课、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精准教学诊断,覆盖我校所有主要学科,让老师们足不出校就能领略名师风采,掌握先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宁德市民族中学校长陈锦华介绍道,学校教师通过积极参加厦门市教科院安排的各类培训,开展岗位练兵、科研带动、课堂实践等,完成学校教师岗位提升培训,逐步形成跨区教科研工作点面结合新机制,推动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全力为帮扶学校教师发展搭建起坚实的阶梯,积极‘造血’,无论是师资培训,还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又或科学素养的提升、教学评价的牵引……让教师的成长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厦门市教科院主持工作副院长谢志芳说,“我们不仅要送课,更要留下带不走的教研能力,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流动起来。”

八年来,民族中学新增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33名,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初步形成。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3名;省学科带头人8名;省级骨干校长、教师3名;宁德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29名;宁德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成员10名;宁德市骨干教师24名;福安市级学科带头人19名、骨干教师22名(均含培养对象)。

山与海的交响,是两地教育同仁心手相连、共筑教育梦的见证。“厦门市教科院对我校的倾力帮扶,是促进教育公平、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生动典范。”陈锦华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民族中学师生将心怀感恩,砥砺前行,在厦门市教科院的持续关心与支持下,奋力谱写民族中学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