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青年用设计点亮乡村景色
2025-08-19 12:09 通讯员 周玥彤 刘紫元 林鑫韵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025年7月,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迎来了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艺承绿境,乡韵筑梦”实践团队。这支由景观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等专业师生组成的队伍,在此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核心任务是将当地闲置未利用地块改造为便民实用的口袋公园。值得关注的是,团队中来自台湾的博士生林芳槿全程深度参与,为此次实践注入了闽台文化融合的独特视角。 初到南通镇,实践队的脚步就扎进了田间地头。在口袋公园选址现场,师生们蹲在地上丈量地形,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期待:“想有个歇脚的地儿,娃们能跑能跳才好。”结合这些需求,生态优先、功能复合的改造框架逐渐清晰——既要让老树、旧石板留住乡愁,又要让长椅、游乐区装满烟火气。 这场实践的特别之处,在于两岸智慧的碰撞。台湾博士生林芳槿全程参与,她带来的闽台农耕文化共鸣,成了创意的催化剂。从纸上方案到田间实景,只用了短短数日。和镇领导敲定保护优先、惠民为本的共识后,施工队迅速进场:挖掘机整理土方,为游乐区塑形;工人修剪植被、移栽老树,让绿意更显层次;带着岁月痕迹的长椅稳稳安放,与周边古厝相映成趣。 如今,南通镇的口袋公园已初见雏形:原生树木错落有致,休憩区常能看见村民闲谈的身影,改造后的地形刚好适合孩子们追逐嬉戏。这片土地上,不仅有景观设计的专业精度,更有闽台青年共筑的文化温度。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