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福建江夏学院高校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探寻闽地发展新图景

2025-08-02 13:56  吕雯馨 来源:福建江夏学院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挺膺青年担当”实践团深入福州、宁德、三明多地,开展红色寻访、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系列实践活动,以青春脚步丈量闽地热土,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团成员们于福建江夏学院正门合影

红色溯源:旧址寻踪,赓续精神“火种”

为深刻领会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代内涵,实践团探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贵安)陈列馆,回溯峥嵘岁月,系统研学先遣队北上抗日的壮阔历程。实践团成员们切实感悟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养分。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贵安)陈列馆

▲实践团成员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永安市吉山村作为战时重要的文化阵地,见证了当地民众与知识分子同心御侮的精神坚守。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抗战文化遗址群,触摸文化抗战的历史脉络。促使实践团成员们坚定传承文化抗战的红色基因,让抗战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吉山村抗战文化遗址群感悟抗战精神

绿色赋能:碧水为弦,奏响生态“新章”

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常口村,探索生态资源转换的新路径。在讲解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追溯了“中国碳票第一村”的生态飞跃,深刻体会到“两山论”在常口村的生动实践,感悟“生态美”与“百姓福”的有机统一。

▲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主题展馆

▲实践团成员们沉浸体验擂茶制作过程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蕉城区河长办,深入了解了河长办如何推行“河长制”,把“问题河”变为“幸福河”。实践团成员们跟随河长办负责人巡河护河、入户宣传,以青春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美丽蕉城建设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鲜活动能。

▲实践团成员们与蕉城区河长办召开座谈会

▲实践团成员们清理河道周边垃圾

▲实践团成员们向群众发放河湖保护宣传册

振兴筑梦:扎根乡土,绘就共富“宏图”

作为福建扶贫工作的鲜活实践样本,“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脱贫历程深刻诠释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实践团成员们走进赤溪村扶贫展示馆,见证了赤溪村从贫困山村到小康村落的嬗变,切实感受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传承脱贫精神,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实践团成员们聆听赤溪村发展历程

为深化“四个与共”理念,实践团成员们踏入福鼎市实验小学赤溪校区,开展了一次“中华民族一家亲,绿水青山同心绘”的宣讲活动,让民族团结与生态保护的精神浸润童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基础教育领域纵深延伸。

▲实践团成员们于福鼎市实验小学赤溪校区开展生态保护宣讲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于福鼎市实验小学赤溪校区合影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悟到红色基因的精神伟力、生态保护的时代价值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秉持初心、牢记使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