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泉州中职教育晒成绩单啦!

2020-06-29 06:08:20 作者:朱艳丹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过去的一年泉州市中职教育发展如何?都取得哪些成绩?招生和就业形势如何?为此,近日,记者采访了泉州市教育局毛伟雄二级调研员。


作为分管职业教育多年的教育局领导,毛伟雄对职业教育充满着感情。他从当前泉州市中职校的总体情况、中职生就业情况、中职教育取得的成绩、如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及如何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等多个方面,为考生和家长带来了权威的解读。

泉州市教育局毛伟雄二级调研员


2019年泉州市中职校的总体情况如何?请简要介绍一下。

2019年,泉州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9所,其中公办学校22所,民办学校7 所。中职全日制在校生53585人,比2018年增长了8.11%,非全日制学生 11703人。2019年毕业生14208人,比2018年增长 5.75%。

 

2019年以来,在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泉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拼搏奋发、积极作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在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实践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全市有11所学校入选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培育校”,并全部进入 2019 年重点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院校A类培育项目,占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培育校”的 23.40%;10所学校通过“泉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色校培育项目校”中期评估考核(其中7所学校为福建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11 所学校为福建省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中职学校在办学基础能力、教育教学力量提升、育人模式创新、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服务泉州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并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生源,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基础地位不断夯实。


竞赛和活动是职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2019年泉州成绩如何?

泉州市中职学校参加国家及福建省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优秀成绩。


在学生技能竞赛方面,2019年,泉州市有23所中职学校300名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19个三等奖,成绩在全省设区市中名列第三。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30个一等奖,51个二等奖,61个三等奖,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参赛校在财经商贸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旅游服务类、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等八个大类中获得的30个一等奖,几乎覆盖了所有参赛专业大类,体现出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突出,潜力深厚。


在教师专业水平比赛方面,在“网龙杯”2019 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泉州市获得中职组一等奖 7 个,二等奖 10 个,三等奖 17 个。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中,我市为福建省获得唯一的1个一等奖,泉州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最佳组织奖”。


在2019年度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职业院校专项)申报中,市教育局推荐的 47 个项目全部立项成功。


在德育方面,2019 年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省级遴选结果中,全市入选学生作品优秀案例 10 件,4 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德化职业技术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泉州市中职生毕业就业情况如何?

作为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地级市,泉州市一直重视中职学校的就业质量,要求各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更新专业、调整专业内容,使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求,构建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2019年毕业生14208人,就业率达98.12% ,对口就业率高达90.76%;升入本科、大专院校3814人,升学率达26.84%,比2018年增加1403人。2019年本地就业率的增加,一方面表明中等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的比重有所上升,另一方面表明中职学生就业意识有所提高。


通过对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2019年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中,“很满意”的占 41.85%,“满意”的占 55.02%,“不满意”的占 3.13%。由此看出,全市中职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可。学校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为学生未来发展铺路,学生工作后用实际行动来回馈学校和社会的培育之恩,良性循环使得学校和学生这一“职教命运共同体”获得了双赢。


2019年是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全面铺开的一年,泉州市报考情况如何?

2019年泉州市15547名2017级中职生报名参加了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考试成绩较为理想。


市教育局还出台了《关于做好 2019 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考试工作的通知》,对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专业技能考试做了明确的规定,加强对巡考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在考试期间加大巡考、督察力度,派巡考员到考点巡考,确保学业水平考试顺利进行。


在推进具有泉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泉州市职业教育做了哪些工作?

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具有泉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市委深改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职业教育工作汇报,研究职业教育工作措施。市教育局等 7个部门联合印发《泉州市职业教育工作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深化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实现目标引领、项目运作、精准发力、落地见效。泉州市职业教育对照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紧抓机遇,做了一系列工作。


优化结构强化功能


“示范校”建设内涵提升。全市11 所学校全部列入中职学校A类培育项目校,经过4 年的建设,学校在办学定位、治理体系、改革创新、服务能力、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能主动适应福建发展战略布局和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实际走特色发展、差异发展道路。


“特色校”建设错位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与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保证各校有鲜明独特的办学方式,避免恶性竞争。


探索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国家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后,泉州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争取建设成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


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泉州市重视推进校企合作,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把企业变成学校的实训就业基地。2019 年全市共有实训基地807个,实训实习工位数达到44383个。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还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员工培训等方面与学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互为支持,共同发展。


促进职教联盟发展。职教联盟以区域内职业院校“集群发展”为模式,在促进区域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泉州市职教联盟由高职院校牵头,与设有相关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合力开展工作,在课程建设、社会服务、中高职衔接教育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工作任务。全市中职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齐开全开足德育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做好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积极参与“1+X”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是职教 20 条的一项重要创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泉州市各中职学校认真学习文件,将“1+X”证书制度试点看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学生中进行证书重要性的宣传讲解;将“1+X”证书制度试点看作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目前,泉州市晋江职业中专学校、南安职业中专学校、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等8所中职学校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等共29个证书被教育部列入“1+X”证书制度试点,试点学校和证书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


全市注重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对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中职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争取在今年,完成“‘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的具体要求,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为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945人,专任教师中,专业课程教师2035人,专业技能教师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数量比例为65:35;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市级专业带头人33人,名师工作室4个。全市在编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4.75%,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60.00%以上的标准。


促进高质量就业、鼓励创业


作为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地级市,泉州市一直重视中职学校的就业质量,要求各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更新专业、调整专业内容,使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求,构建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市教育局不仅关注就业率的问题,还对学校的就业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用高质量就业提升泉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未来泉州市将基本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发展格局,企业社会深度参与,“类型教育”特色更加鲜明,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与产业链紧密结合,打造福建省产教融合发展核心区,争创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


7月份,广大初三学生即将开始填报中考志愿,很多孩子和家长在中职和普高之间难以取舍,您能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家长首先要更新对孩子成才体系的认识,要知道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上普高挤高考,并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证明有的孩子并不适合重“文化”的普高教育,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文化课成绩比较弱,这些孩子不妨选择中职校。所以,希望家长能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读普高还是中职,要根据孩子的职业性向、素质结构、智力类型和中考成绩科学进行规划。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