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师生访谈著名学者方宝川先生

2019-11-15 22:12   来源: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孙博 刘梦璇)在福建师范大学112周年校庆的到来之际,为加强对学校历史的了解,11月11日,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第六团支部的几位同学及班主任杨祖荣老师前去拜访前师大图书馆馆长——著名学者方宝川先生。

访谈中   学校供图


与方老师合影  学校供图

合影  学校供图

首先方老师讲述了他与师大四十年的深厚缘分:他既是师大的学生,也是师大的老师。作为恢复高考的“老三届”,方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78年考上了师大历史系,1982如愿在师大图书馆工作,1994年担任图书馆馆长助理,1996年成为副馆长,1998开始主持图书馆的工作,一直到2017年,方老师62岁这年卸任图书馆馆长。可以说,方老师将自己的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师大,是师大光辉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整理书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借着工作的便利在图书馆刻苦钻研学问,虚心向刘蕙孙先生等各位老师前辈求学。

其次方老师谈到图书馆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师大图书馆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不对学生开放,书籍全面腐坏、购书经费分配不均、人员管理不当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方老师各处走访学习,借鉴各大高校图书管理的经验,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1996年,方老师顶着各方压力,响应国家号召,做了这样几件大事:一、完全开放图书馆;二、呼唤校领导对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视,申请增加图书管理经费;三、开始建设数字资源,2002师大图书馆的存储设备就达到了8个T(同时期上海交通大学只有3个T),从纯粹的纸本服务跨入了电子服务。四、建设福建师范大学图书新馆,立志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建成一个具有师范特色,能够保障教学、科研的图书馆。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在方老师主持工作的20年来,我们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方老师感叹道,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图书馆也不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我们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学习资源,担当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从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到如今的福建师范大学,师大见证了中国从半独立到独立,从革命转向建设,从落后走向富强。从内忧外患的年代走来,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这所百年老校也在逐步优化。方老师参与了我校校史的编撰工作,作为整个校史的编者,他说在编撰校史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我们师大的初心。最初是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校训是:“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其实,北师大的“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精神,早就在陈宝琛的校训中体现了出来:一是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温故知新”,要不断地增加新的学识;二是对教育的要求,“化民成俗”,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我们学校一直秉持着不忘初心的理念,这个初心就是陈宝琛向我们提出的:我们当老师的应该怎么做,我们做教育的应该怎么做。然后是协和大学,它强调了人的奉献精神,它讲博爱、讲牺牲。继而是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校训是“受当施“。到了现在福建师范大学的校训是:“知明行笃,立诚致广”。贯穿历史,总而言之,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是对教师要求的理念,怎么样温故知新才能够为师;二有教育目的的理念,不光只是学习知识,同时我们对社会也要有所贡献。“化民成俗”、“受当施”,我们要立起我们时代的责任感,我们讲“诚”, 讲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诚”、讲对社会的“诚”。

我校校训是:“知明行笃,立诚致广”。 “知明行笃”出自《朱子语录》,我们的校训目的是要求全校师生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的统一,树立至诚的精神,不断探索真理,达到广大的境界。我们学校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担当我们所应担当起的高校的社会职责,我们的青年学子也应该承担起继承和发扬校训精神的历史使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