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泉州师范学院:触摸千年海丝印记,激活海洋文化新生

2025-07-24 10:26  乐生煊 王哲芳 吴雪君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泉州师范学院“潮涌闽海,和合致远”社会实践队深入莆田、泉州、厦门三地,开展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通过考察福建海洋文化的生动实践,深刻感悟其“和合”特质,探索新时代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石刻镌文明:触摸海丝“和合”印记

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实践队驻足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读珍贵史料,漫步江口码头感受古渡沧桑。开元寺、清净寺与天后宫静静矗立——紫云屏的中式浮雕与阿拉伯文拱门相映成趣,莲花纹石柱与妈祖信仰彼此交融。这些跨越宗教、地域的文化遗存,成为海丝文明“兼收并蓄”的生动注脚。学子们以手抚石,在古迹中解码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深层基因。

妈祖连四海:寻根“和合”精神纽带

莆田之行中,实践队在博物馆深研妈祖文化脉络。这一源于海洋的信仰,以“立德、行善、大爱”为核心,映照出福建海洋文化“以和为贵”“守望相助”的价值取向。如今,妈祖信仰已超越地域,成为联结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湄洲祖庙前老人质朴的“大家都是一家人”,道出了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剂的本质,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

▲实践队在湄洲岛妈祖祖庙参观学习

山海共相依:聆听生态“和合”交响

在厦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队员细致观察黑脸琵鹭栖息状态;在海洋研究所学习珊瑚礁保护知识;在木兰溪治理展示馆理解流域科学治理。玉湖畔的水质采样数据印证了生态治理成效。走访村民时,“溪水清了,红团、荔枝畅销”的喜悦,让学子们深切体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人海和谐真谛。

▲实践队在莆田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前合影

创新续文脉:激活“和合”时代基因

实践队聚焦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泉州蟳埔村将“簪花围”非遗融入文旅与短视频,让渔家头饰变身年轻人追捧的“文化潮品”;莆田下山村以“海洋+文化+科技”模式开发妈祖IP文创,更探索出“零碳文旅”新路径,带动村集体收入年均增长25%,年旅游收入突破2000万元。传统与现代在此实现“和合共生”。

▲实践队在泉州蟳埔村走访调研

青春担使命:传承“和合”向未来

调研让学子们深刻认识到,“和合”精神既是福建海洋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文明应对时代挑战的重要智慧。他们将调研成果转化为5期思政微课广泛传播,并依托专业投身海洋科研,以“挑战杯”项目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未来,这群青年将以“赓续”代替“传承”,既守护“和合”根脉,更以创新拓展其边界——让千年海洋文明在新时代潮涌不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的青春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