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劲太大!守护你们,没有尽头!
2025-05-19 16:32 海峡教育报 来源:记者 方格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f5a0372e54c364a73133a1202acaf334 豆瓣8.3分!由最高检指导的现实题材剧《无尽的尽头》已于日前收官。该剧以“未成年犯罪司法干预”为核心议题,对多个真实案件进行艺术化改编,精准剖开了校园欺凌背后的社会痛点……本期,《海峡教育报·家教有方》想和大家聊聊“校园欺凌”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引申出哪些思考? 家庭(作为家长)不要预判,学会平视 沟通的开始,轻松些” “你为什么跨个脸,你是不是被欺负了?”不要总是带着话题的热度去试探孩子的态度,这可能会让孩子不自觉代入受害者角色。多聊聊“今天午饭和谁吃?”这类轻松的话题,反而便于从日常碎片里捕捉到一些关键词。 毒友谊要鉴别,但不急于一时” “朋友让我帮他作弊。”如果孩子随口提及了一些我们觉得有争议的地方,别急着说教,先顺着孩子的态度、语气提出疑问“你觉得哪里不对吗?”通过“提炼—反问”调动孩子的自主判断力,比直接禁止更有效。 关注反复出现的一些信号” 动不动买文具、请假、对校服产生抗拒等都是需要关注的信号,这时,默默顺着孩子的态度、言行,有助于软化孩子与我们之间的语言屏障,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有些决定,三思而后行” 比如,面对孩子坦然的诉说,直接丢出去一句“人家怎么只欺负你?”,或者“你为什么不能自己解决好这件事情?”再如,直接冲去学校吵架等,这些都有可能形成对孩子的“二次伤害”,下一次更难开口,甚至不开口。 学校(作为学生)不要轻看,学会正视 无论是身体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还是财物欺凌本质上,都离不开言语欺凌那就从言语欺凌入手,看看小海宝怎样反向利用言语的力量帮助自己—— 身体欺凌应对 脱离现场:避免肢体接触,安全且快速地离开现场到人群密集处。 及时报告:确保回到家、学校,或者其他安全区域后,及时告知父母、班主任或者其他信任的大人,描述施暴者特征及具体行为。 结伴防护:上下学多结伴出行,避免单独去一些有监控死角、偏僻的场所。 社交欺凌应对 建立支持圈:主动结交可靠的朋友,课间共同活动避免落单。 寻找老师协助:向班主任如实说明自己的顾虑,申请座位调换。 拓展社交范围: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培养新兴趣,扩大良性社交圈。 财物欺凌应对 拒绝勒索:明确对方“违法行为”后,可假意配合,在确认进入安全环境后,再将记住的样貌特征告知大人。 现场取证:发现物品被藏匿、损坏后,先及时借助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记录现场和时间,再找信任的大人结伴取回。 及时报备:每周向父母大概说明自己零花钱使用的大致方向和时段,便于父母及时了解我们的开销是否有超出“报备”的额度和使用时段,也是一种约定俗成。 社会(作为自己)要重视,但不要时时刻刻注视 “司法的意义不在于制造完美的判决而在于推动社会向更完善的制度进化。”——林之桃(剧中饰演检察官) 重视不等于“到处”注视人,尚且有成长的空间法律,在人的一步步实践下,也会继续向更完善的制度进化。当这类影视化的呈现,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真正的重视,将不再局限于把“保护”留在过去,而是指向未来。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