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学科融合·AI赋能!这场市级教学年会超有料

2025-05-14 11:00   来源:福州金山小学  责任编辑:吴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地铁元素与跨学科学习实践如何融合?

AI赋能小学课堂教学又该怎么做?

…… 

5月13日,由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学科融合·AI赋能 打造活力新课堂”福州市教学开放日在福州金山小学举办。该校主要展示了“地铁‘童’行 智荐新福州”跨学科学习项目,以及AI赋能下的各学科高效学习课堂,在教育创新路上做出新尝试。

地铁“童”行·跨学科动态展示

110余项科技发明,1万多字的研究报告,10余份美景推荐视频嵌入儿童版手绘地铁线路图,扫码便能观看金山学子眼中的福山福水福文化……围绕“地铁‘童’行 智荐新福州”这一跨学科学习项目,该校各教研组融入文创、科创、智创三大创新元素,通过多元跨界融合,为教育注入全新动能。富有创意的跨学科动态展示赢得在场嘉宾的高度赞扬。

在展示区,“智创福州地铁沙盘”惊艳亮相。这是学生们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历经两个多月探索研究,成功打造电力驱动双向列车模型。该模型集到站自动停靠、语音播报站点等功能于一体。

导览机器人“笨小宝”、机器狗小宇与机器人小树闪亮登场,以萌趣语音和智能交互,让师生在惊叹中感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无限可能。

学校社团也在年会现场进行了展示,鼓号队激昂奏响套曲,古典舞与街舞相映成趣,啦啦操热情洋溢,合唱歌声悠扬,管弦乐带来听觉盛宴。

学科无界·AI赋能

当天,学校多个分会场同时开展学科特色观摩课,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科知识与AI技术深度融合,打造高效活力课堂。

语文会场

《青蛙卖泥塘》:尚春红老师通过“提问—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运用AI技术将朗读训练、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在探究中成长。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李秀丽老师将AI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构建“情境-任务-协作-评价”完整学习闭环,增强学生对自然以及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数学会场

《我们的校园》:陈艳萍老师以校园为场景,通过运用AI技术辅助设计种植活动区域方案,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应用能力。

《数学侦探社——破解“黄金”骗局》:林莹老师整合数学体积计算、科学密度公式与AI技术,培养跨学科思维培养,发展推理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英语会场

《Unit 6 Dream Job Part A》:陈亮老师通过即梦AI、剪映等工具,生成AI图片、课文动态视频、未来职业照片等,让学生对未来自己的理想职业提出构想,树立远大目标。

美术会场

《折剪蝴蝶》:杨清梅老师借助AI视频探索蝴蝶生态,运用“折痕魔法”剪制对称蝶形,解锁对称美学奥秘,感受传统工艺与数字科技交融之美,培育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音乐会场

《共产儿童团歌》:陈郭杭老师通过AI技术让刘胡兰等历史人物“立体现身”,探索沉浸式、互动性课堂的创新实践,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激发情感共鸣。

体育会场

《足球——脚内侧踢球》:罗学莲老师借助AI运动手环,助力教师更直观关注到学生的运动负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信息会场

《保护数据小妙招》:郑伟老师通过多模态AI情境构建,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结合密码安全强化系统,实现高熵密码动态优化,引导学生掌握数据保护策略,培养数字安全意识与风险应对能力。

科学会场

《用种子繁殖》:钟杨洁老师运用AR观察种子,助力学生掌握种子各部分在萌发中的功能。结合AI图像识别、智能问答的功能实现即时探究,理解种子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

福州教育研究院各学科教研员对精彩的观摩课做了现场点评。

学校还开设《Deepseek 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化应用》专题讲座。林冬青老师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深入剖析Deepseek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路径与创新价值,分享前沿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经验与案例,为教师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助力推动教学实践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据悉,本次年会,该校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辐射带动、资源共享”为目标,搭建起跨区域教育交流桥梁。永泰、闽清等地教师深入探讨课堂创新与育人模式;新疆奇台福州中学的师生则通过线上直播全程参与,跨越千里同步感受AI赋能课堂的魅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