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教育部将对这些违规招生行为“亮剑”!

2025-03-27 15:5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付丽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教育部3月27日启动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对不正之风和“招生腐败”进行专项治理:


第一类:对“掐尖招生”“暗箱操作”的乱象亮剑,比如搞测试选拔、看竞赛证书、收简历选学生,设重点班、快慢班,还有将“校园开放日”变成秘考日等等,这些一旦成功治理后,家长不用再给孩子制作厚厚的简历了。


第二类:对特定类型招生中的不正之风亮剑,比如,严控外语、艺术、体育等特定类型招生规模,要求由省级统一审核,录取后要进行公示,堵住地方搞“擦边球”的可能。这些项目小升初招生中只能测兴趣特长,不能考文化课。“幼升小”招生中则不得开设此类招生项目。


第三类,对以培养拔尖人才为名行掐尖之实的行为出击,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早期培养项目繁多,不乏有打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名号,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沦为了“掐尖”的幌子,比如一些数学、科技类的,有的甚至开展跨省跨市等跨区域选拔。这类行为教育部将重点管控,明确这类项目不得与小学、初中招生入学挂钩,严禁随意突破招生范围,严禁组织考试选拔招生。


第四类,对民办学校招生进一步规范,并且有了明确惩戒措施。比如,去年有超计划、超范围或者以借读挂靠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的民办学校,今年将核减招生计划。同时全面排查有停办风险的民办学校,要求做好预案处置。


在招生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次专项行动就是对搞变相“掐尖”的种种乱象进行深度治理。此次专项行动明确,对违规学校的负责人要追责问责。教育部还特别发布了“省级举报投诉受理渠道一览表”,并在国家层面设立“义务教育违规招生问题”专栏,公开通报,持续为教育公平构建好生态。


省级举报投诉受理渠道一览表↓↓↓



同时,招生入学有了更多便利举措:


一、居住证更好用


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有居住证就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特别是“学校学位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区,要求实现“有居住证就能读”,取消附加或限制条件,不用再交社保证明、工作证明等其他证明材料,简单说就是:居住证=入学证,而且公办校是主渠道,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同待遇。这也是呼应新型城镇化户籍改革的“配套组合拳”,让打工者敢在城里长期规划,比如开店、学手艺,孩子上学,不用再凑社保年限,不用托关系求人。


二、鼓励“长幼随学”政策


比如多孩家庭,二宝三宝可申请跟哥哥姐姐同校,根据学校学位实际情况,“幼随长”或者“长随幼”就学,解决家长接送不便、孩子分校就读的实际困难。


三、上学划片更公平透明


首先,家旁边的学校优先上,学区划分会提前摸底、科学调整,不会突然变卦。如果片区人太多,会按公示规则公平录取,没录上的也会就近安排,不让孩子没学上。其次,多校划片、对口直升的政策会提前公布,杜绝“暗箱操作”。


四、要求报名手续“少跑腿”


推进更多地方实现“一网通办”,户口本、房产证等材料线上搞定,不用反复提交。即便线下办理,也要求“只进一扇门”,清单一次性告知,告别折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