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半月谈丨城市转角,遇上书中道理

2025-03-20 10:37   来源:《半月谈》2025年第5期  责任编辑:吴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福州,一堂思政课可以从三坊七巷的历史名人故事,讲到马尾船政的富国强兵运动;可以从西湖秀美景色中的人文印记,讲到“八一七路”沿线的革命足迹……每一处街角都是课堂,每一次行走都是学习,将红色遗址、生态公园、历史街区等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场景,不仅让思政课“活”起来,更让学生在城市肌理中触摸历史、感知时代、思考未来。

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舵轮背后的故事吗?这个舵轮,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百年沧桑。”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福州市船政小学校长官晓庆指着“通济”舰舵轮,向学生们抛出问题。孩子们纷纷摇头,眼中充满好奇。从此发端,学生们被带回到那个救国图强的年代。

新学期伊始,福州市船政小学的师生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城,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学生们一边参观聆听,一边在博物馆研学手册上记录着。手册由学校自主设计,以船政文化为主题,设置了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等板块,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船政文化,感悟船政精神。

福州市鼓楼区小学生在开展“八一七路”大思政课研学

像这样“行走的思政课”,已经在福州遍地开花。近来,福州林则徐纪念馆迎来一拨又一拨师生。从林则徐兴修水利、救灾济民到开眼看世界、虎门销烟的史迹展陈,从鸦片战争再到当今禁毒工作,都成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老师的讲解,与书本知识紧密联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踏入林则徐故居,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民族英雄近距离对话。展厅内,文物古迹静静陈列,展现其禁烟壮举与爱国情怀。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心灵的洗礼,书本里的深刻道理瞬间具象化了。”福州二中学生王雨晴参观后深感触动。

思政课的“行走”不仅是空间的移动,更是教育方式的革新。“传统的思政课多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抽象的理论说教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而走进真实的现场,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具冲击力,将理论与生活体验结合研讨,学生爱听,老师也爱讲。”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海峰说。

打造全域“思政研学路线图”

“我们正在把整座城市变成思政课堂。”福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以“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成就展为中心的“1+X”学习教育实践大平台,纳入大中小学思政研学核心版图,并立足“闽都文化”“红色文化”,形成“一核两翼”大思政研学体系。

在福州的八一七路上,冶山春秋园、东街口、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南门兜、五一广场等福州地标及历史文化点,串联起福州城市发展史。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由此推出“八一七路”大思政课,深挖本地独特资源优势,打造成一项品牌思政课,在鼓楼区中小学推广。

“用脚步丈量城市深度,同时引进社会各领域人士力量参与思政教育,增强学生对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鼓楼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八一七路”大思政课从去年国庆节开始推出,将继续开展并不断丰富形式。

毗邻福州西湖的福州三中以“励志榕树下、笃学西湖畔、力行天地间”为校训,正持续挖掘环西湖思政资源。西湖公园不仅是福州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

福州三中党委书记连仁昌介绍,学校统筹规划设计线路,打造学校周边一公里范围内“行走的思政课堂”,目前已与“环西湖”区域的福建博物院、福建省京剧团等单位签订思政实践教学共建协议。以城市为卷,以实践为笔,书写思政教育的创新答卷。近年来,福州已整合52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62个研学基地营地,开展“行见福州”特色研学,精心编制主题线路13条,形成全市大中小学生学习新思想研学路线图,每年有90多万人次参加研学实践活动。

涵养“大思政”生态圈

如何让“行走的思政课”成为学习常态?前不久,《福州市“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要求各大中小学要将思政研学实践纳入教育教学安排,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教育活动,促进校外实践教育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并提出高校严格落实本科2个学分、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小学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师生开展“大思政课”研学调研

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东认为,要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期待,围绕青年学子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将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真正融合,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可亲、可感、可爱的一门课。

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福州还设立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定期“把脉会诊”;建立福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高校思政课教学协作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四大思政教育中心,形成部门牵头、专家指导、高校引领、中小学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

立德树人,思政铸魂。福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定锋说:“下一步,福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通过构建育人‘大格局’、贯通育人‘大课堂’、建强育人‘大师资’、创设育人‘大平台’、优化育人‘大环境’等方式,全面推进‘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