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的教育督导做法有亮点,获省教育厅推介
2025-02-21 17:05 来源:福建教育微言 责任编辑:吴琼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编者按】近年来,全省教育督导系统以服务教育强省建设为己任,通过对县“两项督导”督促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蹄疾步稳、压茬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加强经验交流、促进互学互鉴,现将教育督导优秀典型经验做法予以专期采编刊发。 福州市“三强联动”提升教育督导水平 △福州市教育局到学校调研“学前双普”“优质均衡”创建情况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强督导。出台《教育普惠优质均衡发展考评办法》,连续三年将“两个只增不减”和幼儿园公办率等列入福州市绩效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指标。“两项督导”实现13个县(市、区)全覆盖;9个县(市、区)接受“优质均衡”省级督导评估、占比70%,其中3个已接受国家认定;11个县(市、区)完成“学前双普”市级复核、占比85%,其中3个已通过国家认定。二是完善机构设置强力量。增设市、县两级专职副总督学,成立市教育局教育督导处、市教育研究院质评处,促进教育督导专业化。每年举办市县督学能力研修班、教育质量监测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提升督学水平。三是创新督导模式强实效。坚持调研指导和综合、专项、随机督导相结合,全面提升督导效能。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积极探索实施集团校、一体化、学科等多种督导模式。各责任区组建“1+1+N”的督导团队(1名责任督学+1名专职督学+若干名特约督学)。开展“督学工作站”一个月下沉式驻校督导活动。 厦门市多措并举推动教育督导高质量发展 △厦门市教育局到各区督导调研“学前双普”“优质均衡” 一是夯实基础,增强凝聚力。设立教育督导处和督评中心,建立统一、联动、清晰的督导体系;通过集中培训、课题研究和案例评选,建强督学队伍。二是聚焦问题,增强驱动力。建立“市对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督导评估”制度,出台相关办法,将幼儿园公办率、普惠率及中小学公办学位建设等纳入考核指标。截至2024年,全市幼儿园公办率达66.7%、普惠率达97%;近三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2.6万个。三是多元评估,增强公信力。邀请先进地区专家开展第三方办学行为评估,学习先进经验。每年开展区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满意度调查,广泛征集意见,参与人数达29.71万人。四是强化运用,增强影响力。将年度教育可分配资金的40%作为竞争性奖金,按绩效考核排名下拨,并公开各区履职考核结果,激发各区办好教育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实现全域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湖里区率先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认定。 漳州市持续加大力度提升教育督导效能 △漳州市教育局督促东山县加大“优质均衡”整改力度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出台《幼儿园督导评估重点指标评分办法》,规范各县区五年一轮幼儿园督导评估。召开东山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推进会,推动东山县率先接受省级督导评估。二是提升督学能力。举办“学前双普”和“优质均衡”督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组织百余市县督学分别赴成都、威海培训交流学习。发挥长泰区示范作用,推动各县区开展自评创建工作,提升督学以评促建能力。三是发挥“两项督导”作用。督促县区补发考核奖和班主任津贴5738万元,进一步保障教师待遇。通过“回头看”,督促县区追补年度考核奖、教育附加费等6520万元。 三明市“双轮驱动”促全域创建 △三明市教育局到县区调研“学前双普”“优质均衡” 一是加强统筹引领。按照“双普率先、均衡先行”理念,制定“学前双普”“优质均衡”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市县联动,统筹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泰宁、明溪县率先通过教育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二是加强靶向攻坚。开展6次市级复核问题整改“回头看”,督促县(市、区)提升保障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三元区投入18.45亿元新建、改建13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7190个;清流县投入8036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支持推动清流县提前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督导评估,三元区作为全省首批接受教育部核查调研,以三元、清流为示范,推动其他县(市、区)加快创建步伐。 南平市“三个强化” 加快推进“学前双普”“优质均衡”创建 △南平市教育局到顺昌县调研“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一是强化市域统筹。召开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压实县(市、区)政府主体责任。组织业务骨干赴省外考察,邀请国家级专家开展培训,提升“学前双普”“优质均衡”业务能力。二是强化跟踪监测。创新“数据化督导”模式,聚焦核心指标,转化为量化数据,持续监测并实施“红绿灰”三色预警。通过“数据监测+靶向整改”,指导各县(市、区)达标。三是强化督促整改。开展“回头看”,建立“问题交办—挂牌督办—销号验收”整改机制,指导受检县“一校一案”整改。跟踪教育经费短板,督促县市追补幼儿保教费、食堂工勤人员工资等1527万元。目前,1个县通过“学前双普”国家认定,1个县申报“优质均衡”国家认定,3个县接受省级督导评估,4个县(市、区)完成市级复核。 龙岩市“三个聚焦” 积极推进“学前双普”“优质均衡”创建 △龙岩市教育局到县区开展“学前双普”“优质均衡”督导调研 一是聚焦指标监测达成度。建立“校级有清单、县级有台帐、市级有数据库”三级台账制度,对全市1024所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实施两轮创建重点指标数据监测,指导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开展“一校一案”问诊把脉工作,诊断问题清单项目753个,为创建工作摸清底数。二是聚焦问题清单整改度。构建“月调度、季推进、年监测”整改推进机制,2024年全市投入创建资金达18.4亿元,新增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学位2.2万个,不断夯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三是聚焦提升督学干部履职能力。落实“一周一主题、一月一交流、一年一培训”学习制度,2024年组织督学干部参加国家、省、市三级督学培训446人次,其中参加市级创建工作专题培训216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各县(市、区)督学干部开展两项创建工作互评互学互鉴活动,不断提升全市督学干部履职水平。 宁德“三抓手”推进“学前双普”“优质均衡”创建工作落实落地 △宁德市教育局到蕉城区调研“学前双普”情况 一是构建联动指导机制。实施局领导挂钩联系县域负责制,针对难点问题实行清单式派单和项目化推进。督后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实现闭环销号。目前已完成柘荣等5个县(市、区)的督促指导。二是全覆盖开展学校督导。制定《中小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和评估标准》,建立五年一轮全覆盖的综合督导评估机制。重点对照创建指标指导学校整改提升,已完成全市20%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三是创新县域管理体系。实行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挂校包保责任制,构建“专家组+责任区+校(园)”三级管理网格,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力求“校校达标”“项项达标”。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