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博士后工作站落户这所福建名校!

2024-06-17 09:44  记者 罗菊熙/文 姚兴榕/图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黄硕思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年来,数理化拔尖创新人才

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

一直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人才如何选拔?

培养方式如何创新?

师资力量如何优化?

……

6月14日,福建师范大学第二届数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该校旗山校区举行,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开幕式上,还进行了福建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博士后工作站——福建师大附属中学站授牌。

罗银先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授牌

活动中,师大附中副校长罗银先(主持行政工作)代表学校接受授牌。他告诉记者,该工作站成立后,将重点通过“超常规选才鉴才、组建优秀的导师团队和创造良好的培养生态” 等三个维度全面革新“小-初-高”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工作站的成立,在培养模式上重视发挥高校和中学的培养优势,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效率。

据介绍,接下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将根据数学竞赛和人才培养的学科特点,以模块化课程为依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分阶段派遣教授、博士生到校开展公益数学课程讲座和专项辅导,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数学试题命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方法上进行指导和把关。

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国家督学、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李迅,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通报》主编保继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来自福建省内各地市教研机构、教学实践合作单位代表、校内师生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了活动。

王长平在致辞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了专章部署,提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福建师范大学将坚持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协同育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彰显学校特色的“新师范”教育品牌,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迅表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课题。数学教育要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希望以举办本次数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为契机,推进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价值链、方法论、资源库和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自主创新,融合优秀教育资源,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和实现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保继光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一线教师要扩大眼界和提升素养,重视概念的逻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理性思维。要打通大学、中学、小学的课程体系,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培养更多数学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推进重大科技、重大应用研究,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贡献数学学科力量。

开幕式后,进入到主旨报告环节。李迅教授以《数学教师的三扇门》为题、王长平教授以《数学思维与拔尖人才培养》为题、保继光教授以《数学高考的改革趋势与案例分析》为题为大会作报告。三个主报告紧紧围绕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小中大学一体化贯通培养,为新时代数学基础教育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招献策,立足时代前沿、各有侧重、精彩纷呈,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国家督学、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李迅

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保继光

在研讨交流阶段,与会教师围绕“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泉州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汤向明、福州第一中学副校长苏健、厦门双十副校长黄雄、泉州第五中学校长张海峰、宁德一中校长王神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陈清华分别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