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携手、家校社协同,重庆大渡口区助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023-05-24 23:53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晨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本月,重庆大渡口区启动了“珍爱生命 润心成长 点亮未来”为主题的中小幼“5∙25”心理健康月主题教育活动。 在心理健康互动小游戏体验现场,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或手挽手,或肩并肩,在“护苗行动”“携手前行”“绽放的生命”“同舟共济”等游戏中体验坚持、互助、信任的力量。 这是该区域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侧影。5月23日,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大渡口区,来自全国的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关注到了该区域的这一工作亮点。 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区域心育工作一体化发展 区域依托大渡口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通过“智汇德育”微信公众号平台,面向全区招募心育教师、班主任等心育志愿者30余人,成立心育工作指导团队。 团队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心育教研员、心育辅导员等牵头,负责统筹开展工作;以优秀心育教师为核心指导人员,负责提供专业支撑,遴选和推送优质心育资源;各校专兼职心育教师共同参与,与指导人员沟通学校所需的心育专业支撑,推荐已开发的优质校本心育资源。指导团队实行分片包校指导制度,实现区域指导全覆盖。 为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心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区域优秀心育教师、班主任等引领作用,探索中小幼一体化研究实践模式,区域加强了心育队伍的一体化建设,2022年3月成立了区域首个中小幼心育一体化研究团队“大渡口区金泽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自2022年起幼儿园心育专兼职教师加入了心育教研团队,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幼一体化教研团队的建设,实现了心育教研活动一体化。 健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实行区域心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大渡口区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防范干预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建章立制,有计划地推动心育工作落地落实。 区教委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的通知》,区域选聘专家组,学校组建工作组,着力培养教师组,形成层级管理、监测干预、医教联合、家校共育、专家引领、队伍培养的大渡口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有效避免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区教师进修学院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团队及职责、工作制度、工作保障六大维度,制定了《大渡口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指导与实践研训实施方案》,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建设。 德育研究中心建立了“智汇德育”微信公众号平台,依托该平台,聚焦区域心育工作难点、问题等,面向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心育微课、微讲座等微课程资源研发,通过“线上+”的方式,构建起德育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辅导中心、区域中小学、各班级矩阵式的心育云课堂。 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心育研训活动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区域以教师减压、辅导室建设、危机干预等主题开展团辅研讨课、专题讲座等系列教研活动。 各心育工作小组分片区开展研讨、沙龙等心育研训活动,让专兼职心理教师提升专业知识之际,也注重自我关照。 选派志愿者老师参加市教委、市教科院、卫健委等组织的各级各类心育专题培训,返回后对全体心育教师、学科教师做二次培训,做到心育培训全员化。 分层螺旋上升式开展系列研训。如全员班主任参加的“知心辅导员”专题培训、专职教师班主任主持人参加的专业能力提升研训等。 “训—赛—评”三结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老师们在训中学习,赛中实践,赛后反思,切实提升专业能力。 医教协同+中小幼一体化推进 以特色化促发展开启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 大渡口区启动了医教协同智慧教育·心理健康试点项目,医院通过派遣骨干技术力量、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等措施,发挥其人才、技术、场所、专业等优势,在心理测量、心理预防、心理辅导、心理研训等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支持。目前,已开展全区“一生一档”建档工作、“知心辅导员”专题培训活动等,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立体化的教育课程资源,同时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以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数字化,赋能区内青少年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此外,大渡口区还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等研究团队,探索构建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一体化、主题活动一体化、协同育人一体化、课程资源研发一体化的教育体系。通过一体化建设,深化医教协同育人,落实“双减”工作,促进五育并举,在常态化开展心育工作的同时推动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建设。 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须致力于全学科、全领域、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医教携手、家校社协同、中小幼一体推进,共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