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教育 > 校长访谈 > 正文

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黄锦英:追光的你终将光芒万丈!

2023-01-10 20:28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李晨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校长名片

   

黄锦英,现任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第十四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福建教育学院特聘教授,省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厦门市一级校长、厦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黄锦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翔安区兼职妇联副主席。曾获省三八红旗手、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省“优秀德育工作者”、 厦门市C类人才、翔安区拔尖人才等荣誉。主持多项省级课题研究,获福建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教师60多人次参加各级赛课获奖,撰写文章50余篇发表于《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CN刊物。

凝练办学思想:追光筑梦明方向

“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为我打开了一扇瞭望教育的窗。如果说校长对教育的美好追求是‘想得到的美丽’的话,那么名校长培养工程系统的培养,帮助我们全面提升了管理治校的能力,让校长美好的治校理想变成一处处‘看得见的风景’。”黄锦英告诉记者,学校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次次锻炼的机会,学校里任何一个场域的学习和体验,都可以称为“光合作用”,不断引领孩子们的能力一次次跃升,让核心素养成为“走得到的景点”。一直以来,学校履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办学使命和担当,收获了社会,尤其是家长们的认可。

“看得见的风景”“走得到的景点”这些浪漫的表达,寄托了黄锦英对教育的美好期许。2014年,黄锦英担任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书记,2020年11月,她调任成为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校长、书记。多年的教育生涯,黄锦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也凝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

在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下简称“一实小”),她提出“适性教育”办学思想,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可造之材,把学校看作磨炼儿童成长的“练兵场”“跑马场”,期望在悦纳、包容、成全中,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追寻到生命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

而在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下简称“一附小”),黄锦英主张“追光教育”,秉承“扎根中华,联通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备中国心、国际范、未来眼的追光少年为已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身上闪耀的光芒,激发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最终成为那一束独特的光。

   

“无论是‘适性教育’还是‘追光教育’,都是立足校情生情、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当前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和考量后凝练提出的,都希望能带领学校不断开拓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响亮地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黄锦英坦言,三年名校长培养对她的教育理念和治校实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一次次走进名校长、触摸名校长办学经验的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校长们的坚守、创新和智慧,触摸名校成长规律和脉动。

   

“每一次培训都是一个加油站,带领我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锤炼我们的教育追求、丰富我们的教育智慧,进而引导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丰富、调整办学理念,为更美好、更有温度的教育而努力。”多年的办学经验让黄锦英深刻明白,当发展遭遇瓶颈期时,若没有新的动力、新的愿景去推动学校进行更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就会止步不前,甚至衰退。因此,要想让学校持续发展,校长就要有思想高度,提前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国家教育发展改革为目标导向,以学校发展优势和不足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口,不断突破瓶颈,不断走向优质和内涵发展。

她表示,无论是在一实小实践的“适性教育”还是在一附小主张的“追光教育”,都是建立在哲学思考上的办学思想,都是行走在“道”上的理念,因而是面向全人的,面向人的德性、面向人的生命成长的办学。

   

坚持生命在场:“适性教育”显成效

一实小前身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的校本部,2014年从学区中剥离出来成为区直属学校,基础相对薄弱。“在充分酝酿和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我提出了‘适性教育’办学思想,致力于创办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黄锦英回忆道。适性教育“在成全中成就人”的教育观得到了教师团队的认同,并逐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带领一实小办学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

   

学校推行“适性教育”初始,创办了很多社团,帮助儿童挖掘潜力,发展兴趣。那时候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参加社团学习会占用写作业的时间,影响学习成绩。“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新招了一位足球教师,学校想发挥其所长,成立了足球社团,但足球社团一直招不到学生。于是,我们就在操场设置了一个体育器材共享区,允许学生自行取用、自主管理共享区的体育器材。一段时间后,惊喜的变化发生了!自从有了这个共享区,孩子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爱上了足球,足球队不仅顺利招生,队员们甚至冒着大雨也不愿意放弃训练。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区市级比赛第一名,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黄锦英欣慰地说道,这就是“适性教育”,其逻辑起点是敬畏生命、尊重儿童,核心是采用多元教育形式,促进每个有差异的个体都得到发展。

“名校长培养期间,在导师团队的引领和帮助下,我提倡的‘适性教育’办学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形成了体系。”黄锦英介绍道。一实小本着“整体规划,同步推进”的策略,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一是打造解放天性的适性环境;二是构建尊重天性的适性课程;三是重建协同学习的适性课堂;四是培育适合教师成长的环境;五是搭建家、校、社多维一体“适性教育”平台。

在五年的实践中,黄锦英深刻地感受到“适性教育”从时代需求、文化传承、教育理论和实践借鉴方面实现了最初的教育理想,并能帮助教师完成四个重构——教育的发展观重构、教师的自我意识重构、师生关系重构和价值观的重构,既有个人价值取向,又包含社会价值取向,更蕴含国家价值取向。

在黄锦英的带领下,短短五年间,一实小教育环境、师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获得区教学质量优胜奖,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捷报频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逐步形成,成为厦门市有示范性、福建省有影响力的名校。

主张“追光教育”:扎根中华面向未来

一附小是一所新办校,2020年11月,黄锦英担任该校校长、书记,提出“适性教育”的2.0版,即“追光教育”。“我认为‘光’象征着个性差异、各有精彩的学生。学校里发生的教育行为都可称为‘光合作用’。”黄锦英进一步介绍,“追光教育”的价值指向是个体层面“释放潜能、向光成长”;社会层面“丰实成长、照亮他人”;发展层面“适应发展、点亮未来”。

   

黄锦英表示,两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初步形成了“追光筑梦 犇向未来”的党建品牌。一附小党员追“三牛”之光,即做追光筑梦、成就自我的“老黄牛”,奉献社会、照亮他人的“孺子牛”和智慧融通、创造未来的“拓荒牛”,以勤勉、奉献、创新的精神共同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

黄锦英非常重视课程育人。她认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大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来育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重在开足开齐开好;拓展型课程针对个性培养的需要进行设置;探究型课程重在推进学生问题解决、团结合作的能力培育。“学校基于‘追光教育’办学思想,对校本课程的内容、目标、标准和评价进行论证审核,构建文化、技能、活动‘三位一体六年一贯’的‘七色光’课程体系。”黄锦英告诉记者说,目前学校教师结构合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社团有30几种门类,学生参与率达到83.8%。拓展型课程形成系列,以项目学习式、互动式、交互式方式开展,形成特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学校制定未来名师梯队培养“雁阵培养计划”。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努力营造“名雁”领航、“头雁”示范、“强雁”固本、涵养“雏雁”的氛围。构建教师队伍横向拓展提升、纵向梯队衔接的“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目前学校已有市、区级名师工作室各1个。同时,学校大力构建主体参与式校本教研,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让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截至2022年底,学校现有省级立项课题3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6个,平均每4人就有1个课题,教师得到快速成长,老师们身上不自觉就带上了“研究”气息。

   

“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因此我们开发了‘七彩追光少年’评价体系,通过‘七彩阳光卡’到‘七彩能量币’再到‘七彩阳光少年’的评选,促进学生走向自主成长,让学校的理念和价值在行动中得到强化与升华。”黄锦英说。一附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又将目光瞄准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期望通过学校制度的改革,营建向光而行的师生行为文化,让每一个人都活成温暖自己、照亮他人的那一道光。

   

在黄锦英的引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附小这所新办校很快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创办两年即获得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达标学校、厦门市绿色学校、厦门市智慧校园达标学校、厦门市家庭教育特色学校、翔安区文明校园等荣誉,学校工作被《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厦门日报》等媒体和平台多次报道。学校通过“六个一” (一享:“阅”享时空;一课:慕课家长学堂;一评:榜样之光家长评比;一助:家庭学习互助共同体;一讲:爸爸妈妈大讲堂;一研:社会实践课程。)构建了传统教育主体和非传统教育主体相链接的“家校共育生态圈”,使家长成为了学校的“教育合伙人”,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携手同行。

   

“我坚信,追光的你终将光芒万丈!今后,我将团结带领一附小全体师生共同实践‘追光教育’,积极探索未来教育的多种可能,努力把一附小办成一所校园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教育教学质量高的窗口式学校,向关心支持关爱一附小的领导和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黄锦英坚定地说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