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展示教改新成果!这所学校的课本剧为孩子们的“六一”添彩!

2022-05-31 22:24  姚兴榕 来源:  责任编辑:李晨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5月31日上午,福州市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福州市林则徐小学)“创新教育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六一”阅读嘉年华之课本剧展演活动精彩上演。活动中好戏连台,小演员们表演精彩无比,展现了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和聚焦新课标,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成果。

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课本剧增光添彩

2022版语文新课标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让语文与其他学科更加融合。活动中,各年段的小演员们分别表演了《狼和小羊》《守株待兔》《圆梦非洲》《西门豹治邺》《武松打虎》五个剧目。孩子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进一步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读懂了寓言故事,明白了其中道理,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在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表演中,一年级的孩子们将美术、音乐、朗诵等艺术类型融合在一起,用活泼可爱的表演向大家展示了孩子们的天真童趣。

二年级的阅读展示是《守株待兔》课本剧,表演融合学校特色课程,将走学制中所学的围棋、花样跳绳、舞蹈、美术、语训等特色课程元素融入其中,让孩子们的童年记里又增添了许多快乐的记忆。

在三年级《圆梦非洲》的课本剧中,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带领大家走进了这片彩色的神秘的土地。

四年级学生巧妙地将纸雕、古筝、语训表演以及书法艺术等特色课程交叉融合,将历史名剧《西门豹治邺》演绎得惟妙惟肖。

五年级的孩子们把《武松打虎》这篇课文搬上了舞台,创意地演绎着自己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创造性地发展故事情节。

“课本剧的演出给了我们奇思妙想的空间,让我们身临其境,学习了名著的经典片段,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烙印。这也是‘双减’政策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五年(5)班陈沛远同学在《武松打虎》的课本剧演出中,饰演了一名会编程的学生,用Scratch软件重新制作了《武松打虎》这个故事,将编程、跆拳道和数学思维等融入其中,并搬上了舞台。


此外,为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庆祝“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还开展了“童心向党 阳光下成长”2022年班班有歌声比赛以及“品味传统 畅享未来”——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各年段围绕“纸盘里的春天”“旗袍里的装饰艺术”“未来世界我和机器人”“中国梦 航天梦”“视界·昆虫记”“做脸谱 品国粹”等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促进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能够在学校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同时,通过艺术节活动挖掘和培养人才,进一步提高学校美育水平。

走学制特色课程,助力核心素养培养

福州市鼓楼第三中心小学(福州市林则徐小学)校长陈丽莲表示,本次阅读嘉年华活动是学校的传统活动,在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加深对教材、生活的理解,增加与教材、社会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如此,该活动也是学校对走学制课程的评价形式之一。”据介绍,学校自2017年起,不断深化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走学制课程已成为办学亮点,依托三坊七巷地域优势,以严复翰墨馆、非遗博览苑、林则徐纪念馆为校外平台,形成了以学生兴趣及能力提升为主导的“走读”形式,包含有机器人基础、围棋、古琴、书法、篮球等72门丰富的走学制特色课程。研究成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走班制课程改革》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省教育成果二等奖。

“学生的智慧能源在课程实施中得到深层挖掘,情感能源得到充分释放,个性特征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出大批学有所长的优秀学子。”陈丽莲表示,学校丰富的“走学制”课程显著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开辟了自由广阔的选择性学习空间,拓宽了思维,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长。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们的课改理念、专业技能获得提升,实现培养“有气度,有见识,会创新,有作为”的则徐学子的育人目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