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频道 > 头条资讯 > 正文

@2020年高考生,“强基计划”报名于本月底截止

2020-05-23 22:34   来源: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重磅链接!



如何应对“强基”校考?2020年强基计划集训营来了!


◆“强基计划”报名正在进行中,报名时间因校而异,大多从5月10日到5月底截止,请有意向的考生及时登录阳光高考平台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强基计划”报名系统,选择要报考的高校进行报名(报名地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


◆ 考生只能报考一所试点高校,每位考生可以填报的专业数目为1~4个不等。


◆ 考生需要闯过“统一高考—入围校测—校测考核”等关卡,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学科的水平与潜力,按“85%高考成绩+15%高校考核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录取名单。


◆ 两类考生可拿“入场券”:①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 ②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强基计划”录取工作安排在本科提前批之前进行,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则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


点击了解教育部“强基计划”相关文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试点“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报考时间要注意


2020年“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2020年“强基计划”报考时间

“强基计划”网上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1、进入报名系统后如何查看分省招生计划?


答:选择一所目标高校,点击进入系统,选择开始报名,确认继续报名后可在页面左侧查看自己能选择的专业招生计划。


2、强基计划报名后可以取消吗?如何取消?


答:在报名时间内可以取消。回到基本信息页,可以看到取消报名选项。 


3、强基计划志愿填完可以修改吗?


答:可以的,在报名时间内都可以进行修改。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强调学生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不是名校“跳板”,不是人人都适合报考。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呢?静下心来,回答好以下问题,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1

你是否是一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爱国青年?


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远大志向,有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坚定信念,有成为关键领域学者、专家或领军人物的强烈愿望。


2

你是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领域有大致设想?


有进入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打算。


3

你是否在高中阶段对某些特定科目有强烈兴趣或一定天赋?


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方向上,呈现出拔尖素质、突出才能和过人特质。


4

你是否对未知保持着盎然的好奇心和探求动力?


“强基计划”需要学生在做好基础学习的前提下,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乐于投身科学前沿领域。


5

你是否愿意在同一所大学接受8年左右的培养,认同其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与独特气质?


“强基计划”大概率要求在所报考学校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虽然期间也有海外联合培养的机会。


6

你是否接受“强基计划”一般不允许主动转专业?


“强基计划”并不是进入名校其他专业的跳板。各校都强调,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如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最多只能换到该校同一专业(专业类)的非“强基计划”班,或者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其他专业。


7

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坚定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抗压能力?


遇到学习、科研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理性思考问题、乐观面对挫折。


8

你是否认同“强基计划”严格的淘汰机制?


在“强基计划”特定维度的考核中,与其他同学相比处于劣势或达不到继续培养要求,能接受退出“强基计划”,并顺利完成普通专业的学习。


9

你是否愿意未来长期在祖国需要的领域奉献青春和热血?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为民造福。


如果你对以上大部分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妨报名“强基计划”试试看,祝愿你梦想成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