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竹群:扶持区域“双应用”大学建设
2020-01-14 14:29 林晓婷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1月10日、11日在福州开幕。 两会期间,海峡教育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聆听他们对教育事业所做的建言献策。今天我们采访了省政协委员、福建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郑竹群。 代表委员建议 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 转型升级问题的建议 郑竹群 林晓婷/图 “福建现有应用型本科高校30多所,总量超过75%。自2016年以来,经过3年多的推进,普通高校整体转型开始进入深度转型阶段,并取得一定成效。”省政协委员郑竹群说,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已建有省级应用型专业群6个、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6个、产业(行业)学院6个。 存在问题 郑竹群认为,目前我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仍存在下列问题急需解决: 第一,由于国家对本科高校进行分类部署、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的高校赋予了不同的政策红利。以专业技能导向型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政策供给总体偏少,诸多指标、项目、计划的获批,需要与以学术导向型为主的高校竞争,不具备任何优势。 第二,与设区市所在地高校相比,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缺乏地方政府的各类政策供给(如福州市政府支持闽江学院建设东南区域知名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泉州市政府推动泉州师范学院筹建泉州大学、莆田市政府支持莆田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等),优质办学资源来源相对单一,开始形成“洼地”现象。 第三,应用型办学体系中的政策措施、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团队建设、教学体系等方面改革阻力较大,急需省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应用型办学的评估、评价体系,制定出台专门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度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 第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为专科院校或师范专科院校升格建立,底子薄、基础弱,同质化办学严重,优势办学还未形成,需要加大支持与投入力度。 改善建议 对此,郑竹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希望福建省教育厅衔接“双一流”建设计划、高职“双高特”计划,推出区域“双应用”大学建设计划,以“双应用”学校、“双应用”专业为建设主体,按照“十应用”(党建、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国际合作、校园文化、保障系统和改革成效)的改革发展路径,以项目方式配套一定比例经费。 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滚动支持的机制,扶持启动区域“双应用”大学建设。 三是推动8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换挡提速”,为打造“十四五”重点工程奠定基础。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