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十九中家长成长营火爆开营
2019-09-20 22:57 林晓婷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新学期伊始,福州第十九中学有这么一批家长,踊跃报名家长成长营,希望取得“家长合格证书”。 学校刚发布招募启事,60个名额就一抢而空。 究竟怎么回事? 9月18日晚,学校教室里挤满了家长,这里正举行福州十九中第二期家长成长营活动。 成长营活动现场 林晓婷 /图 家长们纷纷带着笔记本 认真听课、实时记录 家长们认真做笔记 林晓婷 /图 家长们认真做笔记 林晓婷 /图 作为学员,他们将在一周内接受三次线下课堂,每日线上交流并完成课后作业,通过综合考核,最后在结业仪式上获得“合格证书”或“优秀家长学员”称号。 校长开营讲话 林晓婷 /图 3月份学校举行了第一期家长成长营,效果良好,很多家长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课前,福州第十九中学校长林远达来到教室,作开营讲话:“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质的变化,无论从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及心理变化等方面都面临挑战。我非常欣赏一句话——孩子是复印件,家长是原件。言传身教很重要。接下来的一周,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在家长成长营获得帮助、顺利结业。 陈建清 林晓婷 /图 当天,家长课堂第一课推出《父母效能训练》,在福建省海峡青少年服务中心副理事、资深亲子教育专家陈建清老师的讲授中,60名新初一家长开始了修炼之旅。 遇见你,真好! 父母与孩子能够相遇 是一场缘分 更是一场修行 家长们热情参与 林晓婷 /图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你的孩子给了你什么功课?”一开课,陈老师向在座家长抛出这一问题。不少家长带着困惑而来,课上他们纷纷举手提问,诸如“孩子拒绝交流怎么办?”“沟通中孩子总是不耐烦甚至跑开怎么办?”等问题,与老师、其他家长积极互动。 “温柔的控制”很可怕。课堂上,陈老师提出这样一个新鲜词汇,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何谓“温柔的控制”?简而言之就是一些家长与孩子沟通时不吼不叫,轻声细语,态度温和,但是听着听着就变味了。家长这种温和商量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让孩子服从自己,进而控制孩子。 但事实上,这种“温柔的控制”只是被裹上糖衣美化了而已。长期以往,会如何?孩子在父母的糖衣炮弹中,会逐渐丧失自己的判断能力,越来越没主见。 这一番说明,引发在座家长的深思。来自初一(1)班的家长刘先生就对这一词汇印象深刻,他对记者说:“家长培训确实很有必要。很多时候,我们遇到教育上的困惑,常常都是单方面指责孩子而不是反思自己。学校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组织家长学习、促进交流的方式,很赞。” 课堂现场,还有不少家长全程录像,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希望录下来回去和孩子妈妈以及其他不在场的家长一起分享。” 读懂你,很棒! “快点做作业、快点洗澡、快点吃” 爸爸妈妈逐渐物化成 孩子生活中的“定时闹钟” 缺失了心灵交流 这是可悲的 如何读懂青春期孩子 达到更有效交流? 这是困扰在座家长的主要问题 在角色扮演环节 不少家长似乎得到了答案 课堂上,陈老师引导在座家长两两组成一队,各自扮演“家长”和“孩子”,通过肢体和语言还原亲子之间的日常交流。 “角色扮演很有创意,效果极佳。”一些家长表示。陈老师说:“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希望家长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反思日常沟通上的弊端。” 角色扮演中,“家长”和“孩子”从争吵、愤怒到和解,随后互换角色重复同一流程。不少家长深深触动,甚至悄悄抹眼泪。他们开始认真反思:“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不会沟通?” 课堂上一直认真做笔记的初一(15)班家长翁女士对记者说:“第一堂课收获很大。原来尊重和认可孩子比表扬更重要。接下来也会改变我的沟通方式,给孩子更多地积极鼓励。” 这堂课 就像一块小石子 丢进了父母的心海 虽然表面荡漾起小小的波纹 但他们心底却得到极大触动 经验分享 据悉,这是福州第十九中学开展的第二期家长成长营活动。学校携手共青团青少年事业中心12355,邀请亲子教育专家举办《优秀卓越的父母》系列成长课程。这一活动,采用“1+2”模式(即1次公益讲座、2次沙龙)培训家长。在一周的时间里,学校经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完成授课,同时在聊天群中布置每日作业并倡导家长及时反馈、积极探讨。 课后,家长们在线上积极分享感受。 “有的家长在教育上有心无力,困惑不已。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却教不得法。学校希望提供新的教育理念,为家长们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与孩子共成长。”福州第十九中学德育处主任陈祥对记者说:“之所以采用招募的方式,就是希望参与的父母是自发自愿报名的,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课程效果。也希望家长之间形成纽带,由一批家长影响另一批家长。” 如何才能获得“家长合格证书”呢?记者了解到,结业仪式上,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取得合格证书,顺利结业。只有完成所有课程的家长才能获得合格证书,同时在这群合格家长中,综合课堂表现和线上互动,评选出“优秀家长学员”。 第一期结业后,学校对这群“持证上岗”的父母还进行一定的关注和跟踪。“虽然无法具化成效有多显著,但改变教育方式的意识在这群家长心中已然形成。”陈祥主任对记者说。 都说父母不是天生的 爱子,教之以义方 福州第十九中学的这一做法 其实是在传达一种意识: 把孩子和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后台留言评论 这期成长营还将开展 一次公益讲座、一次沙龙 新学期这批家长 能否全部合格结业呢? 敬请关注后期跟踪报道!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