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乘国学经典之航船扬礼仪孝廉之风帆
2019-08-26 10:50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陈晓娟)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集美大学“青春沃土”实践队将传统礼仪和孝文化与漳平市吾祠乡实际情况相结合,于7月14日开设国学礼仪课程。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讲述礼仪文化,带领他们品味道德故事,感悟“德”与“孝”的真谛,发现和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以典传情,感悟礼仪魅力 “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从孩子们陌生的四维五常、四字八德,漂母饭信到孩子们接触过的三顾茅庐,程门立雪和让枣推梨。实践队队员以新的故事和新的角度讲述礼仪,结合古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深刻认知与实践,将前人留下的一个个引人向善的经典故事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引领孩子们明白礼仪于个人的意义与作用。“我相信只要将经典说进孩子们心里,即使现在他们无法全部理解,在未来终将成为他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实践队队员认为礼仪教育无分早晚,将真知融入孩子生活,定能为孩子的成长助一份力。 实践队员向小朋友们讲解国学礼仪 摄影者:陈晓娟 趣味游戏,情景模拟,从做中学 通过礼仪课,队员们发现内容充实的游戏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是极大的。年龄相近的两个小朋友现场模拟角色,表演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和使用到的词语,比如“见到长辈与朋友我们都要礼貌的称呼”,“每次从家里出去前,都要告诉父母去向和原因,使父母放心,出门前要穿戴干净整齐,穿越马路时,要注意安全,公交车上,见到老年人要让座位。”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说文明语的重要。在之后的相处中,队员们发现孩子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他人讲礼仪。 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表演礼仪小剧场 摄影者:卢钰琪 追忆父母情,传承孝文化 “羊羔跪乳,含香温床,尝粪忧心”,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赞扬孝文化的故事。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队员们也将孝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去。 实践队队员通过和孩子们谈心了解到,许多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疏于陪伴孩子,导致有的孩子内心十分缺乏安全感。队员们针对此情况,和孩子们一起回顾父母亲在百忙之间关爱孩子们的小细节。男生小李说:“小时候,父母工作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乡下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但是每次过生日,父母再忙也会赶回来和自己一起庆祝。”实践队员们也以此为契机,告诉孩子们,尽管因为种种原因,父母无法顾及到我们的感受,但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的爱也是最无私的,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们。孩子们在听过课后也渐渐得明白了父母的爱。 爱融墨色,小小信封含深情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五千年中国,至始至终传颂着孝的伟大。通过老师饱含情感的朗诵,伴随着悠悠的音乐,孩子们慢慢闭上眼睛感受自己心中对父母的爱。随后,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拿起笔,写下和画出了一封封寄给父母的感谢信。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我想要妈妈留在我身边”,一个小男孩痛哭出声,深深藏在心底的思念化成一滴滴泪水。农村多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家对孩子而言是一个情感的缺失。此情此景不禁令实践队队员们红了眼眶,他们不断鼓舞每个孩子大胆地写出心事,表达自己的渴望。 一则则寄给父母的信封虽小,却蕴藏着吾祠小朋友们,乃至天下千千万万留守儿童渴望亲人陪伴的心愿呐! 小朋友在朗读中想念父母而流泪 摄影者:陈晓娟 礼乐之音,悠悠传荡。血脉之情,融入心底。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懂礼仪、守孝道的新一代。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