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实践队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研​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 作者:通讯员:练玉瑾 徐春妹 王昱杉/文 吴贝宁 林敏/图 | 时间:2025-07-14

在闽中群山环抱中,万寿岩遗址的远古凿痕、忠山沧海古厝的斑驳砖影、大腔戏的穿云古调,正以生生不息的传承之力,书写中华文明守护者的当代答卷。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岩刻红魂・文兴畲乡梦”实践队走进三明,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研。


岩壁纪年 启溯鸿蒙


万寿岩遗址被誉为“南方周口店”,出土了百余件打制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改写了福建地区人类活动历史,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践队走进万寿岩遗址博物馆,观察旧石器时代石器和动物化石,感受远古先民智慧。


实践队与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朱凯座谈,深入了解万寿岩遗址保护有关批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队员们还采访了岩前村村民王源楠等保护亲历者,聆听动人故事。


图为实践队与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副馆长朱凯座谈

图为实践队在王源楠家中采访


实践队在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开展“对话鸿蒙”沉浸式直播,创编手偶剧《石面传奇》,以“科技+艺术”模式科普史前人类智慧,提升青少年文物保护意识。


图为实践队参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并进行直播

图为实践队为岩前小学生表演手偶戏


栋宇匠心 永续春秋


忠山村与沧海畲族村相距仅30公里,村内有数十处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共同编织出闽中传统建筑较为完整的文化图谱。


实践队对比调研两村保护模式。忠山村修缮古建筑,重现昔日光彩,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旅游价值;沧海村推行“文物分管积分制”,落实保护责任,培养基层干部“文化守护者”意识,推动村民共同参与。


图为实践队参观忠山村先贤祠

图为实践队参观沧海村龙昌坊


古调新声 韵贯古今


2006年,永安大腔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队受邀到丰田村观摩大腔戏表演,领略传统艺术魅力。


图为实践队与大腔戏非遗传承人合影


实践队采访熊邢大腔戏剧团副团长熊生浪以及传承人邢承榜、熊德钦,了解到大腔戏通过 “家族传承、村社共育”模式,保障非遗技艺活态传承。队员们还向传承人学习大腔戏基础动作,实现双向文化传承。


图为实践队采访大腔戏非遗传承人

图为实践队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大腔戏基础动作


此次调研活动,深化了实践队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解,激发了青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实践队将继续躬耕实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智慧。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