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六不准四知”我省构筑防溺水“安全网”

来源:福建教育微言 | 作者: | 时间:2025-06-18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现结合我省水域特点及历年事故案例,向全省学生及家长发出以下安全提示: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禁止学生擅自前往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或戏水。


2.不准擅自结伴游泳:严禁学生未经家长或教师同意,私自组织同伴前往危险水域。


3.不准无监护陪同游泳:未在家长或教师带领下,学生不得参与任何水上活动。


4.不准到不熟悉水域游泳:避免前往未知水域、深水区或存在暗流、漩涡的区域。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禁止进入无救生员、无防护栏、无警示标识的水域。


6.不准盲目下水施救:发现他人溺水时,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0,切勿擅自下水或手拉手救援。



1.知去向:学生外出时,家长需明确其具体活动地点。


2.知同伴:了解学生与谁同行,避免与无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结伴。


3.知内容:掌握学生活动内容,禁止其参与划船、垂钓等高风险行为。


4.知归时:约定学生返回时间,超时未归需立即联系并寻找。



1.自然水域风险:福建省部分河流、水库存在淤泥、深坑、漩涡等隐患,涨潮退潮期间风险加剧。


2.人工水域风险:工地深坑、池塘等易被忽视,学生需远离此类区域。


3.海上活动风险:大海瞬息万变,禁止学生私自前往无救生设备的海域游泳或戏水。



1.溺水自救方法:


• 保持冷静,头部后仰,口鼻露出水面,保存体力。

• 抓住漂浮物或利用技巧(如“水母漂”)保持浮力。

• 腿抽筋时深吸气潜入水中,掰直脚部并用力蹬腿缓解。


2.正确救援方式:


• 优先呼叫专业救援人员,拨打110或119。

• 使用救生圈、绳索等工具辅助救援,避免直接下水。

• 救援时听从指挥,不猛拽溺水者,防止二次事故。



1.学校责任: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演练等形式,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


2.家庭责任:家长需以身作则,不带领学生前往危险水域,并定期检查其防溺水知识掌握情况。


3.社会监督:发现学生在危险水域活动时,应及时劝阻并联系家长或学校。



1.划船或乘坐船只:必须全程穿戴救生衣,禁止超载或摇晃船体。


2.经过危险水域:家长需主动告知学生风险,并劝离附近玩耍的儿童。


3.节假日管理:加强周末、节假日及放学后的监管,避免学生结伴前往无监护水域。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请全省学生及家长严格遵守防溺水安全要求,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