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最近的后台被“考后综合征”刷屏了。看到大家的留言,或迷茫、或焦虑、或着急,隔着屏幕我们也感受到了大家的不容易。本期《成长漫读》集中“拆解”几条有代表性的留言,跟上小海宝一起找到破局行动点!
“学校环境差太多了怎么办?”
担心还未发生的事,放大“环境决定论”。
01 资料搜集
立刻、马上去搜索你想去的学校与“可能”会去的学校的官网、微信公众号、论坛等。重点关注两所学校的特色活动、社团组织、优秀校友等资源。
02 实地走访
条件允许,实地去看看“可能”会去的学校,走进校园,和门卫、在校学长学姐聊上几句,总比在家干着急来得踏实。
03 专注升级
环境是外因,你才是内因。与其担心不可控的环境因素,不如利用这个暑假,让自己实现质的提升。比如,明确到今年底你要重点培养自己的能力——如口语、演讲等。
“估分完,天塌了!”
担心上不了普高,感觉未来渺茫。
01 紧急刹车
“天塌了”是“感受”,不是“事实”!要允许自己怯懦、难过,但不要沉迷这种情结,记得告诉自己“好了,收拾好心情,差不多了”。
02 全面了解
和父母表明自己的顾虑,一起研究职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升学通道等。重点解答自己担心的点。比如,哪些学校管理严格、口碑好;哪些专业有前景、升学优势等。
“成绩不理想,自己又很懒。”
愧疚,但行动力不足。
01 降低启动门槛
承认“懒”和“愧疚”的存在是正常的,不要求自己“必须充满干劲”,告诉自己“我在待机状态而已,等一个‘开机’契机”。
02 家庭分工协作
坦诚地和父母说明自己的状态:“我知道你们着急,我也想做点什么,但是没有头绪,没有动力,或者你们告诉我,现在我先做什么比较好?”通过主动说明、参与,分工合作,也能减轻心理负担。
担心,是担心不完的,解决焦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一份回应,做点什么也好,什么都不做也好。毕竟,答案不在风里,在抬头赶路或低头看路的你。
(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室出品)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