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刷新...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传航道”团队赴乡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在操场上摆成100字样,庆祝建党100周年。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神州行
推动高校普遍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做到思政课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统筹安排思政课教师每人每月教学补贴,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平均水平;明确规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办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占比不低于30%……
这是福建省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台的一系列举措。
近年来,福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闽派特色思政工作迸发巨大活力。
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练就赤诚之心,练就最强大脑,练就勤劳双手,练就强健体魄。”4月9日,福建省委书记尹力来到福州大学,为师生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省委、省政府领导进高校上讲台讲思政课的长效工作机制。2019年底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出列”,纷纷走进高校宣讲、送课,为青年学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6场次,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上思政课600多场次。
“省领导走上讲台上思政课,给学生讲党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情省情、社会实际、热点问题密切结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温度,既‘顶天’又‘立地’,让课堂‘燃’起来,让学生受益终身。”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陈志勇看来,省领导身体力行带头上思政课,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有力推动了各级部门更加关心支持立德树人工作,有力推动了高校更加重视加强思政课建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福建将加强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创新性提出,高校要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分别按不高于年人均绩效工资总量1.5%、2.5%的标准,统筹安排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政课教师每人每月工作补贴,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本校教师平均水平。
这个具有“内生性、可持续性”的政策,迅速在福建各高校得到落实,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平均每人每月工资收入分别增加了1200元和2000元左右。
“这有力提高了我们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学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发友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福建高校,不少具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背景的行政干部纷纷转任专职思政课教师。据统计,从2019年至今,全省高校新补充专职思政课教师876人,占全省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35%。
“现在,思政课教师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主动加入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思政课教学质量也显著提高。”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王建南说。
同时,福建从省市党政机关、社科院所等遴选了100名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学者和处级以上干部,组建省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百人团”,确定了200余个菜单式授课课程及专题,持续开展“百人千堂”专题报告巡讲,送教到校。
思政工作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唯有撬动关键点,才能引起格局之变。福建抓住评价这个“牛鼻子”,将“软指标”变为“硬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政治巡视范围,写入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文明校园考核和绩效拨款奖补的指标体系的“考卷”,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中予以倾斜。
王建南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关键数字:公办高校按生均拨款综合定额标准的1%—3%,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可参照公办高校从学生学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统筹用于思想政治工作。
八闽大地,大思政工作格局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沃土里,向着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勃勃生长。
着力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
“东哥的思政课,真香!”这是闽江学院很多学生的口头禅。
东哥叫陈东,是闽江学院一名思政课专职教师。课堂上,陈东经常将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他的选修课成了“秒杀”课,只有300多个座位的教室有时能挤进500多人。
不只学生,陈东自己也尝到了上好思政课的甜头。2019年,他参加了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均获特等奖。闽江学院给予他重奖,并破格晋升他为副教授。
“学校对思政课教学越来越重视,这让很多一线教师很振奋,越来越多青年教师投身大思政课建设。”陈东介绍,今年学校有15名教师报名参加“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教学比赛,比上一届多了10人,“不少参赛教师找到我,一起讨论教学设计,交流教学经验”。
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创优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建设环境等举措,着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福建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建设工程,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教案解析等教学辅助材料,出版《立德树人的福建探索》等丛书20余本,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在全省高校思政工作网开设22个栏目,推送示范教学视频1万余个,累计点击量上亿次,实现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校际“手拉手”集体备课协作行动,是福建着力创优教学方法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托“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展全省层面网上集体备课活动22场。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组织14所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与74所公民办高校全覆盖开展结对共建,以包课、包片、包校等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集体备课机制。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傅慧芳介绍,该院发挥全国重点马院“领头雁”作用,深入实施“1+N”引航计划,以重点带一般,以公办带民办,以高校带中小学,以共建共享推动思政教学研究一体化发展。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数字马院联盟,聚合海量数字资源,远程协同备课、直播、说课,为集体备课提供有力支撑;建设以“古田军魂”为主题的虚拟仿真实验室,积极向省内外高校推广。
福建还实施思政课教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每年举办6场教学论坛,组织近1000名骨干教师现场研讨交流教改经验,推广厦门大学“三位一体”、福建师范大学“对话式”等30个省级教学方法改革特色项目。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索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思政教学方法。借助学校文艺专长,将思政实践教学与艺术专业实践相结合,创排闽剧现代剧目《青春祭》和校园话剧《照亮青春》,让党史知识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动起来”,让革命故事在校园的舞台上“活起来”。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行走的“社会大课堂”中激活“思政小课堂”,通过开展“百人百村访百生”精准资助、“永不磨灭的记忆”福建红色文化记录等主题实践,把立德树人的种子种在师生心间。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应贵勇说:“用育人活动作教案,把思政课上到田间地头,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感。”
近年来,福建各高校纷纷组织学生到古田会议旧址、宁德市赤溪村、谷文昌纪念馆等30个省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把革命旧址旧居、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课堂;每年组织5000余名师生组成400余支思政课实践小分队,开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主题实践活动……
王建南介绍,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福建共有17名高校教师获奖,其中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全省近年来新推动46所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投入900万元,建设1所全国、2所全省、6所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涵盖公民办、本专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校。
着力打造闽派特色立德树人品牌
100分,在黎明职业大学全体教职工“三全育人”工作量考核中,不是满分,而是一条及格线。
以专任教师为例,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可获得60分,余下40分可通过担任班主任、学生导师,或参与指导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开展就业创业服务等获得。
“每位教工每年必须达到育人工作量100分。学生工作处定期对不重视的教师发出‘育人预警单’。”黎明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庄一民说,育人工作量化机制旨在全面激发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全员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今,学校的思政教育形式不断丰富,超分的教工越来越多”。
这是福建打造“四维三全十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结出的一项重要成果。
作为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福建研制出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遴选建设1个“三全育人”试点区、33个试点高校、20个试点院系,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校内到校外,从课内到课外,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立体化推动高校统筹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让“三全育人”真正落地,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手抓高校教师“三全育人”工作,让广大教师都自发自觉地做立德树人工作;一手抓学生学习活动载体,点燃广大青年自主学习热情……闽派特色立德树人品牌初现雏形。
“青马工程”就是让广大青年师生“动”起来的重要载体之一。福建省创新实施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从省级到市级、校级、院级,建立起“青马工程”梯次培养体系。目前,全省高校“青马工程”已实现全覆盖,遴选培养各级青马学员14.5万人。
福建实施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已成立120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列经典著作、毛泽东选集等省级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常态性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读书社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理论交流的打卡地。”福建农林大学学生郭林凯联合30名同学,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以思想者论坛、读书会、分享会等方式开展理论学习与宣讲。该读书社指导教师李宝艳教授说:“读书社今年成立了学子党史宣讲团,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练就真本领,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016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首季公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随后向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扩展,现已实现公民办、本专科、各类别学生全覆盖,每年参与学生数由几万人增至近20万人。竞赛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以及时事和福建省情等,并在全国首创以电视竞赛形式开展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一‘马’当先”知识竞赛还被评为首届福建省思想文化十大亮点。
福建建有网上红色书屋和红色影院,累计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电子图书2.8万册,期刊2.7万册,有声书近2万小时,视频435集,成为福建高校师生网上红色文化家园。福建还建有包含2.5万道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在线学习平台,学生上线答题近8000万道。线上线下活动的热络开展,让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四史”成为福建高校学子最“潮”范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实施“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创优攻坚集体行动。紧扣思政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重难点,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抓手,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等为故事题材,着重选取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先进榜样,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探索实践的故事,有机融入到各门思政课教学章节讲授中,打造300堂思政课精品课,推动形成覆盖各门思政课程、各重要章节、各重点专题的好故事库、好教案库、精品课程库,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