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创新赛中小学赛道榕入围作品(一)

来源:福州教育 | 作者: | 时间:2020-05-23


海峡教育报讯  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中小学生赛道于今年1月启动。本次大赛是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商汤科技共同协办的一项面向福建全省中小学生开展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项目评比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活动。旨在落实国务院有关加强人才培养的要求,布局省政府教育现代化发展格局,发现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具有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特别是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科学、数学等相关学科,普及人工智能的科学知识,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发展。


本次比赛共有490个参赛项目、1807人(学生921人,老师886人)参与激烈角逐。其中人工智能大类293个项目,计算机科学100个项目,工程学84个项目,数学3个项目。在经历初赛、复赛选拔后,最终60支队伍获得了评委的推荐,晋级决赛。福州市参赛项目242个,27个作品入围。


今日开始,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将分期刊登本次大赛福州市入围作品。一起关注吧!


01


fjsenPlayer|imgSize|42e99d3a16e52377e5d9fc2f5ef66cb3

福州市井大小学卢子钦 王子铭:《基于树莓派人脸识别及语音操控的医用配送车》


创作说明


这次全球性的疫情来势汹汹,医院成为病毒传染的危险场所。那么怎么减少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传染及交叉感染?怎么才能更好保护医护工作者和病人?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发现,除了定时查房等,病人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接触多集中在送药、送餐、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智能实用的“配送车”可以帮助到他们。通过进一步查找资料我们还发现,目前市面上己有的智能配送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操作比较复杂;2.准确度不高。该如何提高配送车配送的准确率和易操作性?降低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感染的风险,这就急需一个智能“人脸识别及语音操控的医用配送车”。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团队运用树莓派等开源硬件等装置设计制作了这款关于医用配送车的作品《基于树莓派人脸识别及语音操控的医用配送车》。


该作品可以实现三大功能:1.医务工作者语音发出房间的编号,树莓派检测语音信息,驱动配送车送达至指定的位置;2.到达房间门口后,语音播报提醒开门;3.人脸识别室内是否为该病人,如果不是,停止本次配送,驱动配送车回到起点。该作品运用语音识别、语音播报和人脸识别等功能完成配送任务,大大提高了配送的准确度和安全性,同时又能减轻医务工作者的操作负担,简单又智能。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次战疫中我们福建省多名医务人员不顾危险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线,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是我们最美丽的白衣战士。我们在为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更为他们的安全归来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我们的这款“人脸识别及语音操控的医用配送车”能为他们增加一些安全和减轻些许负担。


02


fjsenPlayer|imgSize|6ece8fa7fb7b52b8b6e3a3d22ccd513b

福州市井大小学方梓铭 刘桢祥 黄诗越:《基于树莓派的人脸识别智能测温感应电梯》


创作说明


学校组织创客社团,让我们与人工智能有了亲密接触,共同的兴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通过创客知识的学习,我们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肆虐,疫情也引发了我们对公共卫生更多的思考。这次疫情主要传播途径除了飞沫传播外,还包含了接触传播。电梯作为公共场所,空间密闭,通风条件较差,让大家倍感紧张。除避免直接接触外,如何避免外来人员和体温较高者乘坐电梯,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最终我们决定用树莓派开源硬件和百度人脸库设计一款“人脸识别智能测温感应电梯”,以降低在电梯中的感染风险,保障人们的安全。


通过市场调研、上网、请教老师等多种方式查找大量相关信息后,队长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制作思维导图,设计产品的工作原理。


我们将整个产品分解后,确定所需材料。万事具备,开始行动。首先进行程序书写,软件搭建;其次使用Lasermaker绘图软件绘图,切割图纸完成第一代作品的外观组装。最后对整个流程进行测试封装,模拟人员进入检测范围情景,测试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语音是否播放正确,门是否能够打开。第一代作品更侧重于功能的实现。在老师和家长的提醒下,为了乘坐电梯者更方便完成人脸信息和温度采集,我们将作品进一步升级。


这是一次与人工智能的激情碰撞!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


03


fjsenPlayer|imgSize|6ece8fa7fb7b52b8b6e3a3d22ccd513b

闽侯县上街实验学校林梓宸:《“电梯智能紫外灯消毒系统”诞生记》


创作说明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减少交叉感染,对公共场所的日常消毒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空间狭小密闭,人员进出频繁密集,极易受污染的电梯里的消毒不容忽视。传统的人力喷洒或涂抹消毒剂的方法,不但价格高、消毒不全面、每次消毒间隔时间长,消毒效果不够理想,设计出更加安全便捷的电梯消毒系统显得十分必要的。因此本人设计了“电梯智能紫外灯消毒系统”,首次参加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中小学生赛道(福建省中小学生人工智能作品展示会),很荣幸地进入了小学组决赛。为了展示此次参赛作品“电梯智能紫外灯消毒系统”的创意萌发、制作目的、制作过程,鼓励小创客们“善于思考,付诸行动,一切皆有可能”,创作了该视频作品。


视频故事的发生地点从电梯开始,根据时间顺序,记录了“电梯智能紫外灯消毒系统”的创作灵感来源、简单的制作过程及系统效果测试。视频中创意性地利用小动物进行该智能消毒系统的测试。整幅作品采用蒙太奇拍摄手法,充分运用改变视频速度、加文字、加贴图、加Logo、加背景音乐等视频编辑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创作故事。视频切合本次活动作品的创作主题——“星耀福建,启创未来”,整体风格轻松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04


福州市台江第六中心小学郑晴天:《追本溯源——有“主人”的垃圾》


创作说明


垃圾分类屋走进社区,各种脏乱差不见了踪影,赢得了居民的好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不断地被“吐槽”,我通过观察发现主要是因为不够人性化的设计和规定,严重干扰了大家的出行习惯,现如今城市生活节奏快,如果能在原有垃圾屋上升级改造,帮助居民解决这些问题该多好。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以学校为研究对象,从展开问卷调查开始,发现问题,针对校园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三种分类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反复实验在垃圾袋上植入RFID可回收芯片,利用人脸识别门禁开门以及语音识别为辅助帮助学生完成垃圾投放,这里我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RFID数据,投放时间点作为唯一性特征,提供给学校作为溯源依据。通过现有的技术和科技创新减少过多的人工干预,加强提高全校师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成效,既可以使小学生从小做起,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也可以依靠小学生对家庭、社区、社会的影响,促使家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


基本思路:


1、垃圾标签化:通过人脸识别、RFID技术,让垃圾拥有唯一特征,使垃圾投放过程可追本溯源,达到精准定位学生投放行为轨迹和教育监管的目的。


2、垃圾投放智能化:通过运用智能语音系统与红外线感应技术,对学生垃圾分类行为进行语音引导,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全程解放双手免触投放,实现更洁净的垃圾投放。


3、垃圾分类行为数据化:通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全面了解校园各年段各班级分时段投放情况,有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班级垃圾投放正确率,并进行班级排名,促进全校师生对垃圾分类自主意识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