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张诗艳 邓安然)7月中旬,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赴三明市大田县实践队在园艺学院院长陈清西教授、陈建清老师和谢倩老师的带领下奔赴三明市大田县,开展由福建农林大学与省科协联合组织的“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背景下,实践服务团队开展瓜果管理技术讲解与现场技术培训,避免农民与“新农人”们走费力耗材的“弯路”;青年学子们秉承志愿服务理念,进村入户,旨在通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农村居民们了解最新的惠农助农政策,进一步提升村民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园艺学院院长陈清西教授带着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特色果蔬新品种推广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指导实践服务团队来到山瓜瓜农业公司的梓溪新奇特果苗研发示范推广基地,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同时,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该基地不同片区种植奇特果品,进行新品种筛选和产品研发展示,同时也是诸多种植问题的发源地。基地技术人员向服务团队介绍基地新奇特瓜果的种植情况后,在团队到达各个种植片区时相应地提出技术研究中难以突破的问题。服务团队的专家老师们就这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做出学术解答和技术指导,并启发农民们“万变不离其宗”“普遍联系”“举一反三”相关的道理,虽然种植生产这些果蔬是新、奇、特的产业,但是一些提升果、苗品质和质量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通用或是可以借鉴的。 普及三农政策与科学知识 实践服务团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先后来到大田县屏山乡和济阳乡对一些村户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研,并积极宣传“三农”政策以及地方的惠农助农政策、引导村民们参与科普知识问卷调查。实践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走访时受到热情招待,与农民们聊天时也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政府补贴与保障!深入到最基层的地方,与农民们面对面交谈,农林大学的青年学子们才真正触及到什么是基层的民生与民声。“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在宣传和科普的同时也真心期待这些惠农助农举措的落实能够给农民们带来更多的实惠与便利,乡村在农民和政府的保护和发展下也能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