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黄世珲 王浩鹏 黄小汶)7月17日,福建农林大学赴南平市顺昌县社会调研实践队前往沙墩村,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对沙墩村进行深入调研。期间,实践队积极参与由福建省科协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主办的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志愿服务。 队员正在进行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蒙妹姣 摄 队员参观螺旋藻生产大棚。蒙妹姣 摄 活动当天,实践队分别前往福建神六集团和沙墩村村民区进行调研。在福建神六集团,队员们调研关于螺旋藻的培育和生产情况,初步了解沙墩村代表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实践队员开始融入沙墩村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基层农民生活状况。 实践队员透过显微镜观察螺旋藻。蒙妹姣 摄 在企业对接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了螺旋藻育种室、生产大棚以及加工工厂,深入了解螺旋藻繁殖机理和选育方法。并体验通过专业操作,透过显微镜观察放大200倍之后的螺旋藻结构。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就螺旋藻的生长情况、医用价值、市场现状等提出自己的疑惑。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针对螺旋藻产品的生产、营销与推广等方面献计献策。 “爷爷,您好!有人说水资源的缺乏程度可以用水的价格来衡量。请问您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企业调研之后,实践队转场来到沙墩村,开展主题为“融入农民生活,溯源农村痛点”的下基层社会实践。队员们学习使用乡村特有的柴火灶生火做饭,体验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还通过采访问答的形式引导当地农民参与完成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丰富他们的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平与科学素养,以实现科普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合影。蒙妹姣 摄 “只有到最基层的地方,才能发现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问题,所以我们此次调研希望能通过融入农村生活,走访当地农民家庭,来发现他们的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队员蒙妹姣分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