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类似的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当前,校园内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低头族”“拇指族”,手机已成为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元凶,对学校学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最新消息! 福州一市属高校对这一现象出手了! 近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学生发展中心联合教学发展中心、总务中心共同发起“无手机课堂”倡议。倡议呼吁全校师生拒绝手机“绑架”,珍惜时间;不做课堂“屏奴”,让教室充满知识芬芳。并号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干部更要以身垂范,争做学习榜样,引领清新风气。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国立告诉记者,发出倡议前后,学校陆续在全校各个教学区教室后面安装手机袋,方便师生使用。接下来,学校还将组织各班级开展活动相关的主题班会和思想大讨论,并出台一系列加强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和奖励政策,树立和宣传典型班级和个人,引导更多学生自发、自觉参与到全校“无手机课堂”创建中。 徐国立说:“希望全校师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让‘无手机课堂’成为学校闪亮的新风景、新名片、新时尚!” 师生: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现在的大学生属于95后,又被称为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在成长过程中,受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无手机课堂”行动的开展,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校2016级学生肖林洲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以前,听课听到一半,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看看时间,到处刷一刷。 刚开始,手机突然不在身边,我身边不少同学都反应,会有失落感,觉得时间有点难熬。 一段时间之后,也就习惯了。心无旁骛投入到课堂讨论中,一节课下来,课堂效率提高,很有收获,发现时间其实过得挺快的。 此次“无手机课堂”行动一大特点,是将教职工也纳入倡议范围内。 对此,该校英语专业副教授林慧真持赞成意见——课堂是传授知识的神圣场所,不少师生对手机依赖成瘾,影响力课堂秩序和优良学风的形成。教师责无旁贷,应该以身作则,拒绝将手机带入课堂,这也是对学生、对课堂的一种尊重。 校方:后续将出台相关学风建设制度 目前,该校“无手机课堂”行动开展近一周时间,没有手机的“骚扰”,师生互动更加活跃,课堂效率更高了。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国立对记者说,学校发出“无手机课堂”倡议,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当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号召,加强学校学风建设,还原课堂教育模式,提升课堂抬头率,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维护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接下来,学校还将组织全校各班级开展创建“无手机课堂”的主题班会和思想大讨论,做好学生动员和思想统一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认清携带手机进课堂的弊端,珍惜课堂时光。 今后,学校还考虑出台一系列加强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对于在创建“无手机课堂”表现优异的班级,给予一定的激励。以此树立和宣传典型班级和个人,从而让更多学生自发、自觉的参与到全校“无手机课堂”的创建中,共同为文明校园建设发力。 倡议书全文 一、拒绝手机“绑架”,珍惜大学生涯 你快速滑动的不是手机屏幕,而是时间!我们不能被手机“绑架”,我们要珍惜学习时间。手机能够让我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但同时,它也能让我们在这深无止境的海洋中迷失自己。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使用手机的观念,合理控制日常生活中玩手机的时间与频率,努力改掉“机不离手”的不良习惯,摆脱掉“低头族”的不雅称号,做到使用手机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珍惜大学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不做课堂“屏奴”,只要开卷读书 四方荧幕,何足挂兮;三尺讲台,何以忘兮。尊重课堂,尊重知识,上课、自习时自觉关闭手机或设成静音,将手机放入教室设置的手机袋内。 同学之间相互提醒,老师们加强监督,共同坚守内心对知识的崇敬,打开书籍,认真听课、学习,还课堂一方宁静,让教室充满知识的芬芳。 三、争做学习榜样,引领清新风气 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争做榜样,带头打造无手机课堂,积极组织同学将手机关机并放入教室后面的手机袋内。同时,积极配合老师的每一项教学活动,有效监督同学们课堂学习情况,合力营造一个严肃、活泼的课堂环境,逐渐养成上课无手机的习惯,共同创建良好学风。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健康使用手机开始,从创建“无手机课堂”开始,放下手机,抬起头,让心回归学习的初心、回归书本、回归课堂、回归知识的海洋,方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