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的意义,是一束照进裂缝的光——一名受助大学生的成长自白
2025-05-13 14:06:30 来源:福建学生资助 责任编辑:吴琼 我来说两句 |
日前,我们推送了关于做好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及问答的相关信息,体现了助学贷款政策的温度和力度。 近期,我们收到一封特别的来信——一名受助学生的“成长自白”。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4级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班邹同学写下了自己获得助学金的经历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裂缝里的光 暮春的傍晚,图书馆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串被晚风吻醒的萤火。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的书页上落着细碎的光影,指尖摩挲着纸页的纹理,忽然想起一年前那个同样弥漫着花香的黄昏——我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站在家门口的茶花树下,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命运的重量。 那时的家境,像一张被雨水浸透的薄纸,稍一用力便会破碎。父亲重病,母亲靠着缝纫机前微薄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高考后的暑假,我几乎跑遍了县城所有能打零工的地方,攒下的钱却连学费的零头都不够。夜里,我常盯着天花板发呆,听着缝纫机“嗒嗒”的声响,像一列永不到站的火车,载着母亲的疲惫和我的茫然,驶向未知的黑暗。 直到那封资助通知书寄到手中…… 我还记得拆开信封时手指的颤抖,仿佛握着的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根救命的绳索。资助金到账的那天,母亲破天荒地买了半斤猪肉,炒了一盘青椒肉丝。油星在锅里噼啪作响,香气弥漫整个厨房,她背对着我说:“丫头,好好念书,别辜负了人家的心意。”我低头扒饭,眼泪砸进碗里,咸得发苦。 资助的意义,从来不只是金钱的数字,而是一束照进裂缝的光,让蜷缩在阴影里的种子,终于敢探出头来生长。 大学的第一年,我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吸收着一切知识。清晨六点的自习室,深夜的台灯下,周末空荡的教室……我贪婪地啃读专业书籍,在笔记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因为我知道,那些打在卡上的数字,不仅是生活费,更是无数双托举我的手——它们让我不必在兼职和课堂之间疲于奔命,不必因一本昂贵的教材犹豫再三,不必在食堂打饭时永远只点最便宜的土豆丝。 渐渐地,我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助学金名单上,在专业竞赛的获奖证书里,在老师赞许的目光中。去年冬天,我参加了学校的职业规划项目。答辩结束那晚,我独自走在回寝室的路上,雨滴簌簌落在肩头,忽然想起一年前那个连PPT都不敢做的自己。原来,资助给予我的不仅是继续学业的机会,更是一种“被允许优秀”的底气——它让我相信,贫穷可以是一道疤痕,但绝不会是枷锁。 如果青春有形状,我的大概是一株向阳生长的植物——曾经匍匐于泥土,却因一缕光的垂怜,得以挺直脊梁,触摸天空。 窗外的暮色渐浓,合上书页时,封底烫金的校徽在灯下微微发亮。我想,这就是资助最美的意义——它让一个险些坠落的梦想,重新有了翅膀的重量。 (供稿: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