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成长”:福州市融侨小学“班班有美展”活动
2022-06-03 20:46 来源: 责任编辑:李晨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熟悉春夏秋冬,属五月最美!当万物复苏,树木吐绿,绵雨将五月的天洗得剔透、蔚蓝。在五月槐花里,在画廊梦谷中,“阳光下成长”之“班班有美展”活动绚烂开幕! 一年级:童趣盎然 小朋友大朋友们,你还记得童年的得意之作吗?一年级的同学们的作品天马行空,充满童趣,他们利用刮画纸、卡纸、蜡笔、彩笔等各种美术工具创作了一幅幅别具匠心的作品,仿佛一个个奇妙的世界! 二年级:五光十色 二年级的同学们以玻璃画为灵感,采用彩色玻璃纸,运用剪影的方式创作不同主题的玻璃纸作品。玻璃画历史可追溯到古埃及的着色玻璃。中国清代乾隆年间,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将此绘画方式传入中国,玻璃画色泽明丽,观之赏心悦目。 三年级:纸上风景 卡纸上的无限创意来自三年级的同学们,有牛皮卡纸、蓝色卡纸、黑色卡纸等等,仔细看看,同学们的画笔也是丰富多彩,有针管笔、高光笔、马克笔、蜡笔等等,最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能将眼睛里看见的美好生活绘制出来!欣赏着同学们的作品,真的是巨大的快乐啊! 四年级:线条游戏 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四年段的同学们用充满灵气的线条带领我们去到了神奇的线条世界,散了个步。 五年级:东风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朋友们,你们放过风筝吗?五年级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风筝的盛宴!瞧!有金鱼风筝、云肩风筝、蝴蝶风筝、蜻蜓风筝、燕子风筝,琳琅种种。这个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吧! 六年级:博古通今 钟灵毓秀的中华大地,文明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年级的同学们开启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探索之旅。在工艺的长河里,他们看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金银器皿、古韵霞冠、掐丝珐琅...时代在进步,孩子们的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喜迎二十大 为迎接2022年下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教育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我校学生的美术素养,我校积极开展“喜迎二十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融宝们都积极响应,作品精彩纷呈! “画”团锦簇 缤纷多彩的社团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水彩画、掐丝珐琅画、油画等社团成为了融侨小学的一大特色! 兴在趣方逸,难得“画”团锦簇。在这里,希望大家把共同的爱好延续下去。 “福”文化 福建,以“福”字入名,“福”文化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心造“福”,将生活中的“福”文化铺陈于画纸中。 “福”文化在同学们的眼中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我们吃的是福州鱼丸、佛跳墙、捞化、肉燕、荔枝肉等脍炙人口的美食。我们用的有油纸伞、牛角梳等工艺瑰宝。我们逛的是三坊七巷、土楼、镇海楼等地标性建筑。生活在这里真是太有“福”啦!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