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专业停招学硕!含北大、中科大、复旦等名校!
2022-05-31 22:54 来源: 责任编辑:李晨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日,部分计划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同学或将斟酌目标。5月6日,国内顶尖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公告,宣布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使得学硕招生再次收窄。
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作为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正变得愈发引人瞩目。近年来学硕缩招,专硕兴起,此消彼长的背后,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的逐步调整,以更好适应和发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硕“退场” 学术型硕士作为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军,在如今各大高校直博体系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下,定位略显尴尬。许多高校的学硕招生开始收窄,学术型人才培养在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阵地上不断让步,可以预见其未来占比也将越来越低。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还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等。
专硕“吃香” 学硕停招,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向专硕倾斜。近年来专硕学制延长、成为了研究生扩招的主力军。 2021年7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公示结果,在新增1500多个硕士点中,专硕点占了1115个,比例高达70%以上。此前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到: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可以预见,研究生教育的风向将持续吹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为专硕“加时”成为把关人才质量的关键一步。例如2021年8月,河北师范大学发布通知:2022年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7个专业(领域)学制拟调整为三年。另外,全国多所高校都规定了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其中,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所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济南大学、中南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规定了部分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其余均为3年。 纵观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迅速发展,其背后既透露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也反映了我国腾飞的产业对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的求贤若渴。时代规律和国家政策导向下,时移事易,不可否认的是,专硕已经实现“逆袭”。 研究生教育“多元化”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更重知识创新能力,专硕更重实践创新能力。有差异不代表对立,优化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也决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专硕的招生比例。两者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同时,理应凸显培养特色,共同为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发展提质。 目前,多数学生的深造目的仍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专硕的“职业性”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破题的关键。而学硕旨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主要服务于科研和教学,或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为目的。如今,高校事业编取消、“非升即走”的聘用制度等导致高校入职难度层层升级,学术型硕士不读博、博士考公或者涌入中学教师岗的现象层出不穷,能在高校专心致志做学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学术学位研究生如何在保持“学术”初心的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和高校等多方的需求,正成为时代难题。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发表建议称,“要分类施策、精准推进,让学术的更学术、专业的更专业,把知识创新能力和创业创新素质同时提上去。一方面,要持续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水平培养;另一方面,要推动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强化产学结合和双师指导,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吴智深认为,对专业硕士来说,要明确职业性是其根本特征之一,将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和学位审定的重要考虑,并贯穿招生录取、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全环节。而对学术硕士,要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通过同行评议等途径,加强质量监管。而导师也要深入一线,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大幅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随之变化,而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规划亦是如此。 随着我国对多元化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结构理应顺趋时代大势。学硕与专硕同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不同模式,但终点均为育人。有意考研的大学生,要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不要随大流、追热门,更不要把专业学位看成“放水”的选择。 新闻延伸 专硕与学硕有哪些区别?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主要看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报考条件、招生专业、入学难度、学制等方面。 1、培养目标不同 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专业硕士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 学术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2、培养方式不同 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学术硕士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报考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部分专业报考要求和学术硕士相同,但其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报考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学术硕士报考条件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招生专业不同 专业硕士,招生专业比较有针对性,仅包括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等,共计40个专业。 学术硕士,招生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学科,及其下设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涵盖所有的专业方向。 5、入学难度不同 对于大部分专业来说,专业硕士较学术硕士难度略低。 6、学制不同 专业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3年,学术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具体情况依各招生单位当年政策为准。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