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教育 > 学校思政 > 思政头条 > 正文

“四个维度”推进福建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2021-10-12 20:39   来源:福建商学院  责任编辑:王晓瑜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教育寄予殷切期望,明确提出“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福建高校如何学思践悟总书记的重要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至少有“四个维度”的遵循。


第一,要有“以师生为本”的温度,切实把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

教育决定着人类未来,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以师生为本”要求高校既要关注于教育的本质,又要满足于人的发展,始终将目光聚焦于师生,把师生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心。坚持把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重要标准,建立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倒逼内部管理、服务和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根本要求,坚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深化教育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温度、更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要有心怀“国之大者”的高度,切实把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高校的重要事业。

高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高校要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主动做好下沉服务、对接服务,推进人才下乡、科技下乡、成果下乡,确保在融入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进程中积极作为、有所成就。要把培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等,围绕地区产业优势、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实现人才培养结构与地区发展需求相匹配,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衔接。要把助力青年学子建功新时代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积极挖掘闽派文化、构筑思想高地、涵养家国情怀、激发成才动力,为建设现代化新福建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要有强化“科学决策”的力度,切实把躬行调研、借智决策作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总书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高等教育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民族的繁荣振兴,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调研、科学决策。高校领导要做深入基层一线的“勤务兵”,要有主动联系师生的“时间表”,勤于“眼观四路”,善于“耳听八方”,在愿意听真话、鼓励讲真话中积极为师生解忧解惑,在“接地气”中提升科学调研与决策能力。要做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集成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在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下,用好人才资源,“不拘一格”建立各类智库,成立各类专家咨询论证小组,广泛吸收专家智慧,把各种分散意见中的真知灼见提炼出来、统一起来,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师生根本利益、符合学校事业发展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用实用好。

第四,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切实把谋在长远、干在实处作为高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成功的路上充满艰辛困苦但又总是“柳暗花明”。我们要想有所成,不仅要有长远发展的理想抱负,还要有付诸实践的气魄胆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要有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的“韧劲”,把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牢牢把握教育的初心使命,持续强化思想引领,更高质量立德树人,努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有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闯劲”,坚持战略思维,优化顶层设计,一以贯之推动构建高水平党建思政体系、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高水平师资队伍体系、高水平科研创新体系、高水平开放办学体系、高水平智慧校园体系等,形成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要有落实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寸劲”,当前要深入贯彻《福建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2021-2023年)》,坚持谋新招、出实招、亮硬招,以硬核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