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教育 > 校长访谈 > 正文

周宁一中张徐生:书写县中“突围”的生动样本

2021-09-07 16:03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王晓瑜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一期接受我们专访的是——周宁一中校长张徐生。

校长名片

张徐生,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首届教学名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十二五”首批骨干校长,福建省“十三五”名校长培养人选。曾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 “福建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入选福建省基础教育培训专家、福建省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校长寄语

一所成功的学校背后必然有一位温情的校长。他对人好,使人更好,成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幸福每一个家庭。我相信,成长比成功重要。相比成绩和奖项,我更希望师生在学校里是自信的、幸福的、快乐的,他们关注、培养好普通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将来也会是社会的有用人才。


书写县中“突围”的生动样本

曾几何时,县城一中作为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县最高学府,有着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超高的人气,是莘莘学子圆大学梦的摇篮,承载着几代人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期望。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缘故,近年来,部分县城一中出现优质师生流失、教学质量滑坡现象,县域教育生态发展有所失衡。

周宁一中是一所有着70多年历史的山城中学,1981年被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97年通过省二级达标中学验收,2016年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张徐生1983年从周宁一中考入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县城担任中学教师,自此扎根山区教育近40年。2015年,他回到周宁一中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彼时,周宁一中同样面临着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生源基础薄弱等典型“县中困境”。上任校长6年多以来,张徐生如何带领全体教职工,书写县中“突围”的生动样本?又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教育思考?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打造“好老师工程”,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山区县中,周宁一中存在着优质教师资源匮乏、高学历教师难以引进等问题。2015年,张徐生上任校长之初,学校共有160多位专任老师,平均年龄45岁,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其中,仅有40位老师的第一学历是本科毕业,2位福建师大在职教育硕士,2位省学科带头人。

周宁一中学校管理论坛

基于这样的师资基础,周宁一中致力于建设“好老师工程”而不是“名师工程”,把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学有方的老师定义为“好老师”,树立人人都可为的榜样,并从四个方面着手,打造一支师德良好、专业过硬、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好老师”队伍。

其一,党建引领队伍高质量发展。实施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教师、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把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校管理干部等“三培养工程”,重塑“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形象。一大批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取得好成绩,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学骨干。

其二,学校确立“师德与师能”作为好老师的价值遵循。每年教师节表彰“年度十佳卓越教师”等百人次20个类别的好老师群体,树立典型,给予事业荣耀;每年请进20多位省内外名师学者到校讲学,同时校内举办“班主任论坛”等,鼓励教师走出去、走上台,且行且思且成长;打造“青蓝工程”,给每一位新老师配备两位指导老师,教研室在三年培养期内全程跟踪,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其三,学校分三个阶段为教师做好定位规划: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是该工程的着力点,目标是走向优秀;35至50岁的教师群体或成为名师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目标是从优秀走向卓越;50岁以上的老教师要起榜样作用,成就完美教育人生。

其四,着力学术型高中建设。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持续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开展“一组一特色、一师一风格、一班一教法”学科建设工作。同时,高度重视学科组建设,各学科组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学科资源库,提炼出各具特色的学科观、学科美,并予以展示。

经过几年的努力,周宁一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教师队伍老化、学历层次低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教师激励机制逐步健全,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郑舒敏就是其中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自2009年入职以来,她潜心教学教研,班级管理工作突出,多次担任实验班教学,学生成绩优异。个人先后获得宁德市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所指导的多名学生在省市化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她对记者说:“感谢学校的悉心栽培和导师们的倾力指导,我愿与这座美丽的学校一起成长,迎风盛放”。

“高品质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他们有学问,有智慧,有情怀,有信仰,有认同感;他们胸中有梦,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手中有技,脚下有路,为学校的品质提升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养分和原动力。”张徐生说。

推行分层教学,破解“生源匮乏”难题

周宁县共有21万人口,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在外经商,在本土就读的中小学生较少。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约1500人,近40%的学生录取周宁一中,导致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学业基础相差悬殊。张徐生说:“关注每一个孩子,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教育良知。要从狭隘的质量误区走出来,尽可能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和增值。”

为了求解学生发展的最大值,张徐生上任校长之后,积极探索实施分类推进和分层教学,重点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和学困生“吃不好”两大问题,通过“抓两头、促中间”,慢慢提升整体质量,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三年时间里学有所获,成长成才。

“我们在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都实行了精细的分层,并针对性地安排最切合的教育教学。”张徐生向记者介绍道,学校依据学习基础对学生按照A、B、C分层,设置不同教学班开展分层教学。同时,在平行班级实施“抓两头、促中间”策略,设置分层作业,特别关注前30%和后30%的学生,以此带动班级学习氛围。

在尖子生培养上,学校注重保障尖子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倡导他们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建设“温馨教室”,选用专业素养高、钻研精神好、亲和力强的老师;引导尖子生建立“学习部落”,提供专门场所供其深度学习、思考和交流。

在艺体生培养上,从高一开始选苗子,高二潜心专业训练,高三上学期强化专业应试,高三下学期全力备战文化考试。以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为例,学校成立“三高运动队”,要求队员有高的学习态度、高的意志品质和高的体育技能,由体育组组长陈司海老师担任教练,每一年高考“三高运动队”均取得优异成绩。

今年暑期,新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届高考尘埃落定。作为“县中”,周宁一中高考成绩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其中,有1人进入省理科类前50名,有多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录取,高考本科上线率有较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遏制了生源流失现象,“2021届新高一基本没有优秀学生流失”。

实施“十个一”工程,育分更要育人

然而,高考和分数应该成为学生的全部吗?张徐生的答案是否定的。

“教育要育分,让孩子赢得高考;教育更要育人,让孩子赢得未来。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远比学业成绩重要!”张徐生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为此,学校坚持做完整的教育,实施“十个一”育人工程,即“学好一门优势学科,考取一所心仪大学;书写一手规范汉字,说讲一副流利口才;练就一副矫健身姿,保持一个阳光心态;学会一项体育特长,拥有一种文艺爱好;掌握一项技术技能,养成一生文明习惯”。引领每一个同学朝着10个成长目标而努力,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学生书法作品

如何引导学生书写一手规范汉字?学校设立书法特色课程开发小组,研发相关校本课程教材;聘用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专职教师,聘请书法家到校开展书法知识讲座;开辟专门的书法教室,每天安排15分钟全校性的“习字时光”;开设“墨点”书画社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书法大赛。学生习字习德行,品字品人生,立清刚雅直之品格,养心正气和之性情,以点点墨香,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让每个学生练就一副矫健的身姿,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学会一项体育专长”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学校鼓励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在评优树先、年度考核、选拔提任干部等方面予以倾斜;开设运动专项课、体能锻炼课、综合拓展课,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提升运动技能水平;建立健全体育锻炼制度,广泛开展跑操、体育社团活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体育节,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锻炼和体育竞赛。

“学生们在体育运动和竞赛中增强体质、提升技能、锤炼意志,培养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这些都将帮助他们更好应对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社会生活。”张徐生说。

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上,很多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找到了自身的闪光点,站在舞台的中央,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信心点亮其学业成长之路。张徐生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待开发的宝藏,而开启的密码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其优势潜能,唤醒其心灵,满足其不同的兴趣需要,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近年来,周宁一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身体素质检测各项指标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学校还培养出多位优秀体育人才,先后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输送优质生源三十多人次,学生汤星强在奥运会等多项赛事中获得佳绩。因为办学成绩优异,学校还获评“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课程改革基地校”“宁德市优质学科建设基地”等荣誉。

但困难仍然客观存在,如优秀教师力量后继乏人,山区教研氛围不浓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县中教育振兴任重道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必将全力以赴,上下而求索。但单个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中央、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强化教育资源配置共享、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加以深度改革和有力支持。”张徐生对记者说,“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县中可以重现昔日辉煌。”

(图片由学校提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