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全国主流融媒体湖北特色高职行 | 智慧交通“一网打尽”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走进数字新时代

2021-05-12 23:39:50 作者:李晨曦 通讯员 邹贤良 黄晶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讯  5月11日下午,“高光时刻 高职榜样——第五届全国主流融媒体湖北特色高职行”走进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参观该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专业群。


服务“光芯屏端网”

打造智慧交通人才创新服务平台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的指引下,该校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专业群以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国家级骨干专业、通信技术等三个省级品牌专业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等专业为重点,打造信息与智慧交通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国家新时代重点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交通强国建设,为湖北以“光芯屏端网”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服务,着力打造服务于信息行业、交通行业的高水平专业群和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专业群校企合作水平和教学信息化水平,在前期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人才培养。



“我们的计划是到2023年,使专业群形成专业结构优化、重点突出、内涵先进、资源共享、优势凸显的具有创新亮点、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专业群成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专业群。”电信学院院长胡迎九向记者介绍了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专业群的建设目标。届时,该专业群将与地区重点企业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产业学院”、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每年社会培训(含公益性)达到5000人次以上。


“双主体”实施人才培养

达成师资、实训、教材“三融合”


“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胡迎九讲解道,“这就是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种改革将达成师资、教材、产教的‘三融合’。”


“到时候,师资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也会同时开展,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合作自编教材和实训指导书。”胡迎九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私人订制”做了补充。


探索混合制办学体制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在参观互动中,30余家全国主流融媒体记者走进中兴国际丝路学院实训室。该校和中兴通信公司共同投资2000万元,联合建立的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具有企业级新技术应用及创新意识的“武交院•中兴国际丝路学院”。双方在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方向上联合办学,共享师资、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行业培训及资格认证、共同开展科研及新技术创新。这个实训室即是中兴国际丝路学院探索混合制办学的一个侧影。


采风团走进中兴国际丝路学院。


中兴国际丝路学院的实训基地更加广阔,包括有大数据实训室、云计算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通信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网络完全实训室、信息技术创新实训室及国家级大师工作室等。


今后,专业群将继续加强与中兴通讯合作,充实“武交院·中兴通讯国际丝路学院”建设内涵,筹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产业学院”,吸引4-6家企业入驻中兴学院实训基地,在教学资源投入、师资混编、联合开发教材、实习实训、就业等方面深化改革,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据了解,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专业群所在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最早设置的院系之一,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1+X证书试点单位、是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建设单位之一;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设有国家级软件开发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湖北省商务厅和教育厅联合认定的软件外包服务基地、湖北省优质师资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