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2021-03-12 09:07:17 作者: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海峡教育报讯  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开幕,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传递信心,展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温度。福建中医药大学师生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收看会议直播,热切关注“两会”动态,满怀对新时代的期望,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和热点话题。


王建忠

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


全国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目标的一次集中展示。今年两会正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在这特殊时期举行的两会,承载更多的意义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作为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方位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任务,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做好今年学院各项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学院发展第一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林雪娟

中医学院副院长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目前,在国家的政策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


作为一名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立足中医原创思维,将中医药的传承教育、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应该重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从临床中学懂弄通,在实践中苦练内功。同时,我们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生、疾病防治、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同时要尽快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


庄舒婷

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20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生


在2021两会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医界提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党员,不论是从既往学习中,还是从2020年至今的新冠疫情防控战中,我都深刻感受了中西医并重、中西医融合的方式起到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希望我辈中西医学子今朝奋力进取,来时白衣执甲,不负青春韶华!相信在国家的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


袁琪

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生


两会明确了中国远景目标、确定了新发展格局,以坚定的信心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让我清晰感受到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压力和挑战。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面临着这些压力和挑战,我清楚认识到,我们需要迎难而上、激发“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搏精神,需要在思想上应适当增加压力、保持上进;学习上勇于奋斗,加强创新,不断提高各项能力,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陈冰莎

中医学院2019级中医专业本科生


春暖人间,万象更新。学习了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感慨良多。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职业与国家未来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发展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林诗娟

护理学院2019级护理专业本科生


两会的如期开展,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2020发生的事,“十三五”的收官和“十四五”的开局落子都为2035谋定而后动,我们过去一年值得铭记,未来的中国也需要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中国也必将继续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未来时代的建设者开拓者,我们更应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好自己的事、接力奋斗,为建设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赋能助力,为自己的青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