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专业聚“交”特色发展 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2020-11-27 15:41:17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海峡教育报讯  11月25日上午,“2020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走进了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73年,隶属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目前形成“一校两地,万马千军”的办学规模和“专业聚‘交’,特色发展”的路径,构建了“贯通培养,育训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了“试点带动,文化引领”的优势,以“大道文化”为引领,培养文化高度自信、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交通工匠人才,全面助推高质量发展。


波音737飞机、宝马实训中心、大众实训中心、船员考试培训中心、桥梁隧道实训中心、城市轨道实训中心……在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校园里,坐落着这样一个个的实训室,这都是学校为满足实验实训条件,营造和企业同步的生产经营环境,在实训硬件建设上的“大手笔”投入。

“网红飞机” 真金白银背后大有深意

初入校园,学院领导就带领记者们参观了位于学院图书馆前广场上的波音737—500飞机。



今年9月份,该架波音737-500飞机刚刚从英国退役,飞机的液压系统、燃油系统、操纵系统、空调系统、防冰排雨系统、氧气系统、防火系统及机舱设备等一应俱全,就连飞机的“黑匣子”也在。

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徐华东教授介绍说,作为交通强国战略实验区,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2022年,山东省运输机场达到12个,到2035年,全省运输机场达到16个,与之相匹配的是对航空机电维修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机场建设集团、东方祥云、太古航空“政行企校”共同参与下,学校新建了航空机电维修专业,并引入CCAR-147培训项目,将来“大飞机”不仅仅为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更是面向社会从业者开展专业培训和技能认证的载体。



专业聚“交” 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专业聚“交”,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此行中学院领导多次提到的一个理念,也是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学院心无旁骛的在交通职业教育上深耕细作,专业的变化与调整,实质对应着交通行业企业的发展与需求。



学校围绕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了“陆、海、空、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交通类职业院校,为满足实验实训条件,营造和企业同步的生产经营环境,在实训硬件建设上的“大手笔”不仅是“大飞机”,校内宝马实训中心、大众实训中心、船员考试培训中心、桥梁隧道实训中心、城市轨道实训中心的投入都远超“大飞机”项目。在交职,学生手中的“大玩具”都价值不菲,全站仪、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全套的世界航线图,都是学生日常学习的教学用具。“我们对学生爱之心切,恨不得让学生们在学校里就能接触到所有最先进的技术,一出校门就能对接社会的需求。”院长王心说。

专业聚“交”,优势体现在校企之间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特色模式在交通行业企业和学校形成“义利”共同体,形成行业标准、培养模式、技术升级、设备投入、技术转化、师资培育的全面一体化。在学校“真枪实弹”的演练,学生学成后可以直接维修适航的飞机,毕了业能直接从宝马上岗等等,专业聚“交”下的教学是有生命力的。



“全部教室实现全时段视频监控,手机端、电脑端实现实时登录,身份证信息验证等技术手段均以落地。”在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智慧教室里,副院长院长李德福介绍到。截至到目前,学校270余间教室的全时段视频系统全部投入使用,带来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新气象。

自2009年以来,学院学生共参加了23个国赛项目,获一等奖20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10个,奖牌数量位居全国第43位,一等奖奖牌数量位居全国第15位,山东省第3位。学生就业率业一直稳定在98%以上,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一直非常“抢手”,就业岗位达到学生可以4选1,就业学生的工资性收入平均在6000元以上,有的年薪达到30万元。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天然属性,更是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以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为宗旨,以打造交通校企命运共同体来破题,走出了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新路。让走出校门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