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小学生成了“种菜能手”!

2020-11-12 23:58:45 作者:罗菊熙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昨日

本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

福州二中在社会实践中

开展系列劳动教育的报道

这份双十一劳动“成绩单”,刷屏学校朋友圈!你看到了吗?

引发热议

记者了解到

福州一些小学的劳动教育

也开展颇有声色和成效

11月10日

记者走进获批

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学校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以下简称“一附小”)

一起来看看

“原来白萝卜是从青菜的茎长出来的,好神奇”这是一附小五年(5)班学生林钰承对记者描述参加种植综合实践课程的收获。


林钰承和同学们一道,在任课教师程虹的指导下种过生菜、萝卜、红薯、葡萄、百香果等作物,也制作过鸟巢、蚯蚓塔。在实践中,更加亲近、热爱大自然,也更真切体会了劳动的意义。 


程虹老师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学校在周三下午的综合实践课开展《学校植物园设计与种植》校本课程教学和《多肉园艺种植》教学。每年面向一个年段开课,迄今受益的学生有600多人。教师先后为英国、日本、加拿大参观代表团及结对帮扶学校参观团开设观摩课,获得好评。今年8月,该校《小学生科技种植劳动实践教育》成功获批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吃着自己种的菜,特别香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当天上午,记者跟随程虹老师走进教学楼楼顶约3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工具房门口一幅摘自范成大诗句的对联雅趣十足。

据介绍,实践基地包含垂直种植区、水培种植区、鱼菜共生种植试验区、对比种植试验区、温室种植试验区、无公害种植试验区六大劳动种植实践区域,以及废弃植物堆肥试验区、厨余垃圾堆肥试验区、动物粪便堆肥试验区、禽类粪便自动收集试验区、雨水收集利用试验区五大劳动种植循环利用试验区域。

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以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园艺植物栽培、养护的技能与方法。待到收获之时,由小组成员收获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


此外,学校还安排“小白鸽”护绿队和“兰星”种植队参与校园环境维护治理及垃圾分类落实,同时开展“厨余垃圾回收与种植循环利用”专题活动。队员们收集落叶和部分厨艺垃圾进行分类、发酵,形成堆肥用于植物施肥。

林钰承在参加综合实践课之外,也是校“兰星”种植队的骨干成员。


“实践课太好玩了,每次上课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星期天就开始期待下个周三的到来!”孩子们乐在其中,收获颇丰。参加实践课后林钰承才知道,“原来上海青从播种到收获,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太不容易了。从那以后我很少会剩菜。”

采摘之后,课上的同学都分到了一两棵,每个人拿着袋子,珍而重之地带回家炒着吃。林钰承回味不已地对记者说:“吃着自己种出来的菜,觉得特别香甜。”


“很有成就感,动力更足”


五年(2)班学生王甜睿则把《多肉园艺种植》课上学到的技术带回家,帮助妈妈“盘活”了多个品种的多肉,搭配吊篮、月季花等品种,扮靓了整个露台,获得亲友的交口称赞。

今年3月份,因为疫情没办法到校上课,王甜睿和多肉园艺种植小组、学校花园设计小组的成员分工协作,和在老师指导下,成功开展“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学习项目。他们利用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中种植出的土豆、小葱、多肉植物等各类绿色植物,通过“云队课”的形式,向全体学生介绍种植养护的要点,同时倡议同学们在家栽培各类植物,与家长一起装扮家园。


开学后,大家将自己精心养护的绿色植物带到班级中来,装扮班级绿植角。


“云队课”的开展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考验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充满挑战性。但是看着家里、教室里生机盎然的绿植,王甜睿对记者说:“很有成就感,继续学习种植技术的动力更足了。”


“劳动教育将影响学生的未来”


“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识得土壤的燥热,才能更好领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沉!见得工厂的忙碌,才能更好明白‘劳动者最美丽’的伟岸!受得劳作的锤炼,才能更好体会‘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的大爱!”一附小校长王卫红这样描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初衷。

王卫红说:“学生们通过对植物的栽培、养护和成果分享,培养了劳动意识和基本技能,也有效地提升了表达和表现能力,这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的发展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一附小注重多学科统整和同步协调,培养学生“表达”和“表现”等核心素养。今年12月,学校将迎来15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将安排系列公开课,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其中,种植实践课将尝试与语文学科结合,为嘉宾和校友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展示课。


当充满童真趣味的科学课

与需要感性认识的语文课相遇

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链接


速递!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点击图片查看)

▼▼▼

如何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教育部9问答详解(点击图片查看)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