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助力乡村振兴!福建工程学院师生深入闽北山区调研

2020-09-15 11:25:46 作者: 来源:福建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海峡教育报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号召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实现多元振兴。福建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通过保护修缮古民居,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乡村打造成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8月下旬,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支持下,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所学生16人、老师4人组成“元气满满小分队2020”,深入闽北山区45个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开启了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以“南平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特色调研”为主题,通过发掘、保护传统村落特色建筑景观,以独特性,差异化的地域特色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人居环境,并从而最终实现乡土村落的保护与持续发展。调研活动与福建清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在南平所辖85个行政村中筛选出了布局相对完整,传统建筑保存良好的45个村落进行测绘、调研,预计本次调研活动将持续到今年底。

遴选出的45个村落遍布闽北南平地各处。 李若鸿摄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调研队采用实地测绘、访谈与资料查找、梳理并行,线上线下相合的多元方式展开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外出实地调研,部分同学留守福州,通过“云访谈”“云办公”实现前后协同、线上线下协作。

图为严龙华教授为小分队开展的专题讲座现场。李若鸿 摄


出发前,福建省勘查设计大师、福建工程学院严龙华教授特地为小分队开展动员工作,并做了专题辅导。

8月19日,调研队师生一行共10人第一站来到南平顺昌县元坑镇。元坑镇位于顺昌县城以西,四面环山,蛟溪由南往北横贯元坑镇汇入金溪,为第5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享有“理学名邦”的美称。村落格局完整,历史建筑成片分布,人文习俗传承有致,是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的典型代表。调研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乡贤向调研师生深入介绍了元坑村产业经济、历史文化等情况。81岁的余钟纯老人曾任元坑小学校长,亦是当地受人尊敬的文史研究者。他亲自引领队员们导览了秀水、福峰、东郊三个村落,对宗祠、古桥古塔、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古墓、水系、特色巷道等逐一讲解,让调研队员对元坑镇的格局、建筑、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了整体印象。

图为余钟纯(右三)引领小分队队员们初步勘探元坑镇。 李若鸿摄

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调研队员们对元坑镇传统建筑做了详细地调研,并对其中有价值的建筑进行法式测绘。

图为小分队师生实地调研工作照。张炜摄


除了传统的调研方法和调研工具,师生们还主动使用新的信息手段和可视化数据工具。线上云数据、全景VR地图立体呈现三个乡村的山水形胜,案山、朝山清晰可见;轨迹APP智能记录下调研行走轨迹,再辅以师生的手绘路线图,轻松地梳理村落巷道脉络。

图为小分队队长张炜操作无人机和轨迹APP记录的行走轨迹图。李若鸿摄

每天,“小伙伴们”完成实地调研任务回到住处,立即争分夺秒地汇总、分析采集到的资料,安排次日的工作计划。

图为小分队进行集体讨论。 张炜摄

图为队员们手绘的陈氏大三栋建筑测绘图。王金虎、李若鸿手绘、拍摄


火热的八月,师生们在调研中感受到别样的激情。在村里的街巷穿行,耆老余老师热情地指点着这里建筑格局、装饰特色,无一不是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阿嫲们围坐着一边聊天,手头还都忙着择菜、捡豆、折元宝的活计,在柴米油盐中述说乡村故事;小店老板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去她的家里参观,因为“那座宅院啊,又大又漂亮”;田里总有人在劳作,稻禾向阳疯长,村落的活力起伏涌动。

师生们惊叹于这里街道、建筑的美学和技艺,感慨于人们对家乡的眷恋,感动于人们生活工作的真诚与勤奋。新冠疫情后,闽北城乡再次热闹起来,展现出快速的恢复能力,复工复产变得平静自然,也恰好是人们爱家乡、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的结果。参加调研的同学们在感受着元坑镇特有的风土乡情的同时,也激发起了解乡村、认知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激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叮嘱:“青年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中见精神。”

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我们正青春。

小分队师生与余钟纯老师在元坑镇文昌阁前的合影。张炜供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