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骗局“新把戏” 逐个击破需警惕!

2020-07-18 19:58:02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2020年高考的帷幕缓缓落下


报考志愿这场“硬战”随即上演


在家长与考生迫切等待成绩之时


诈骗分子却将目光紧紧盯住学子家长的钱包


企图赚取不义之财


骗子的套路千千万


家长和学生还需警惕警惕再警惕!

提前查询成绩骗局


这类骗局的典型诈骗手段是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骗子谎称有“特殊门道”查询高考成绩,并在短信中附有网址链接。一旦不仔细甄别发信人,急不可耐点开网址链接,你的手机便会被植入盗取信用卡信息的病毒木马软件。更有甚者会让考生输入考号、身份证号、姓名、银行账号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私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提醒:查分一定要在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渠道进行操作,切记不可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骗局


随着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少骗子打着大数据的名号,宣称可以“精准填报志愿、一分不浪费”。在这类新型骗局中,诈骗分子披着“报考专家”的外衣,要求考生一次购买1万、2万等不同面额的VIP卡,以便“精准”指导。如果考生与家长在支付后,听之任之,便是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表示,没有跟任何社会性质机构/企业合作,商家所谓的“内部大数据”等营销手段纯属造谣。

“提前发放助学金”骗局


诈骗分子谎称高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声称可以提前为有经济困难的考生或是成绩优异的考生发放助学金,并且称时间非常紧迫,终于联系到你,请立马去银行给学校转“确认金”,有关部门便会给你发助学金。


提醒: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助学扶助款”的时候,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一旦遭遇诈骗,及时拨打110求助。


“内部指标”托关系骗局


在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的侥幸心理,以有高校的“机动名额”“内部指标”“特殊关系”“计划外录取”为幌子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往往声称只要花钱打点关系,就能让你的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家长钱花出去后,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提醒:高考招录程序都是合法、公开、透明的,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旦谈到花钱解决一定不要相信。录取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及时和考生学校老师或警方联系。


“狸猫换太子”骗局


“名牌大学”发来录取通知书,结果是成人教育学历。骗子在QQ、微信等交流群里发布虚假大学信息,并且建立空壳网站,仿冒正规高校网站混淆是非,夸大学校教学资质,使用中国、北京、首都、华北、华东、财经、管理、经济等热门词汇虚构高校,营造出学校真实存在的假象。


提醒: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入学门槛也不尽相同。例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学门槛相对较低。骗子在这个问题上打“擦边球”,考生和家长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专业选择费”骗局


骗子声称与多所高校有所谓“内部联系”,学生被录取后,只需交纳“专业选择费”,不论分数高低都能被热门专业录取。


提醒:目前高校专业录取采用分数段录取的方式,在遵照考生专业志愿的前提下,热门专业按分数由高到低录取。不允许任何高校收取正常费用以外的任何费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