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宜昌手牵手 师生家长同上“我的家乡”
2020-03-01 15:55:41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大学城频道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隔离不隔爱 福建对口支援湖北宜昌 福建省闽清县城关小学 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 两校结对一家亲 用爱启航,携手抗“疫” 家长师生7000多人 同上一节思政课“我的家乡” 同时征稿出抗疫特刊 他们还计划着疫情过后 共同开展“研学夏令营” 让三坊七巷与三峡大坝 走进孩子们心中 千里情,一课牵 共上思政课“我的家乡” 2月27日10时20分,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与闽清县城关小学的师生、家长,共7000多人,一起上两校设计的思政课“我的家乡”一课。 我的家乡—宜昌 课堂上,桃花岭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宋华丽老师介绍了宜昌的疫情防控情况,福建医疗队援宜的工作情况,以及广大市民对福建支援宜昌的感激之情。 我的家乡—福建 闽清县城关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陈善恩老师介绍了家乡闽清的风土人情,以及学校全体师生的战“疫”情况,表达了对桃花岭全体师生的诚挚关心和美好祝愿。 “一场疫情,将相隔千里的福建宜昌两校连在了一起。为了让两校学生、家长更加了解两地,我们进行了精心设计。把两地风土人情、物产特色,以及福建支援宜昌、宜昌人民感恩回馈的信息编辑成20多分钟的视频介绍。特别要求家长要和孩子共同观看。”闽清县城关小学校长陈友水介绍,在因疫情影响居家学习的过程中,两校互相交流,关于学科学习的资源很丰富,但用两地独特的乡土知识上课,对学生家长来说,更加有意义。 西陵区桃花岭小学校长贺金莲说:“‘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是我策划这节思政课的初衷。这段“抗疫”史诗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囯主义教育的最好的教材。家乡美异乡情,我们感恩生我养我的宜昌,她是那么美那么有滋有味,我们感恩艰难中驰援我们的福建,她是那么好那么有情有义,叫我们怎能不爱我的家乡你的家乡我们共同的祖国?一节课只有40几分钟,可这不是普通的一节网课,是一座空中的友谊桥,是一首动人的赞美诗。已经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表达:我爱你!中国!” 城关小学六年(7)班江若晨同学在课后认为:“我明白了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桃花岭小学的同学们别担心,有我们福建和宜昌两地白衣战士的共同努力,有我们全国人民的团结与强大祖国的后盾,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待十里春风,繁花与共,我们一起游古街、泡温泉、品美食。” 家长听课后的点赞 千里约,情更深 共同征稿做抗疫特刊 “2020年的寒假和新学期变得与以往不同, 它注定会被我们每个人所铭记 那么,桃小、城小的学子们, 不妨拿起我们手中的笔, 好好记录一下, 记录下两城学子对白衣天使的致敬, 记录下两地人民一起赏花的夙愿, 记录这个不一样的特殊时刻。” 陈友水校长告诉记者,他和桃花岭小学校长贺金莲认识于10年前的北师大校长培训班。虽然两位校长之间有来往,但学校之前并未有互动交流。也是基于这次契机,两所学校碰撞出火花。 2月21日,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和闽清县城关小学联手推出“我身边的战‘疫’小故事”征稿启事,表达福建与宜昌人民共同战疫的决心。征稿内容涉及文字类、影像类、其它艺术类作品。3月1日起,两校学生的各类优秀作品,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陆续推出,让孩子们在疫情中共同成长。 两地学生踊跃投稿,就连家长们也参与到征稿活动。桃花岭小学六年(1)班翟媛怡同学的家长翟永是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他也写了首诗为两地加油: 依山傍海,八闽大地; 山陵水夷,三峡人家。水迢迢, 路漫漫,山水阻隔难相见; 手依依,心惜惜, 宜建钟情永不离。 孔雀东南来,蓬门为君开。 青山绿水相怀抱,鸟语花香又一春。 白衣素袍,不见其容,待患者低眉善目, 菩萨心肠,救死扶伤,杏坛圣手妙回春; 对病毒金刚怒目,手起刀落, 降服六魔,韦陀佛祖金刚杵。 削短发以明志,赴宜昌以慷慨。 视死忽如归,最美闽南人。 心为裳,情为佩,同气连枝,情比金坚。 令屈子感动赋诗,惹昭君潸然落泪。 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直送瘟神归山林。 待从头,畅游三坊七巷, 客家围屋,同茗骏眉红袍,任海风轻摇鼓浪屿; 共赏香溪屈祠,玉泉关陵, 再饮苞谷老烧,尽把酒言欢星河稀。 看三峡大坝,当惊高峡出平湖; 观清江画廊,可叹人在画中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根又同心,千里有至亲! 如今明月在,必照彩云归! 千里约,看未来 策划“研学夏令营” “家长们反响很好,孩子们也很期待在疫情结束后,去看看对方的家乡什么样。宜昌的孩子想来参观三坊七巷,福州的孩子想去看三峡大坝。”陈友水校长说。目前,两校已达到共识,除同上思政课、两地齐征稿外,还将在好课同分享、防疫互宣传、鸿雁传真情、研学齐步走多个方面开展合作。 好课同分享。两校教师积极践行“停课不停研”,开启线上教研模式,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把最精彩的课堂以知识胶囊、微课等形式分享给学生,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防疫互宣传。两校师生、家长采用手抄报、书画、录制视频等形式相互鼓励,加油打气,齐心协力为战疫宣传处理。 鸿雁传真情。两校学生通过电子书信、微信等形式表达彼此的关心与祝福,分享防疫小妙招。 研学齐步走。等疫情结束,两校家委会组织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到彼校研学。寓学于行,实现学行相长,在研学中感觉彼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在研学中启迪智慧,感受文化底蕴。 延伸新闻 桃花岭小学校长老师创作歌曲送给福建抗疫战士 《牵挂》 歌词 ↓↓↓ 寒风中告别温暖的家 妈妈你要保护好自己呀 寒风中告别温暖的家 义无反顾放弃了团圆的假 带着亲人的担忧成分牵挂 为战胜疫情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冰雪知道是她 星光知道是他 天冷冻不怕 夜黑难归家 铿锵的誓言就是最好的回答 层层的白衣不能脱下 汗水浸透依然说着安慰的话 …… 你的《牵挂》在深情中娓娓道来,这首作品的策划、词作者是宜昌西陵区桃花岭小学校长贺金莲。曲作者王韬是桃花岭小学教师,面对疫情夜不能寐,凌晨一点激情创作,两点半完成初稿,连夜传给校长贺金莲。 贺金莲校长 受访者供图 王韬老师 受访者供图 手稿 受访者供图 贺金莲校长是中文系毕业,当想到这次疫情发生后,医生护士都冲在最前线。“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收到王老师哼唱的曲谱,她突发灵感,一气呵成写就了两组诗歌,取名为《牵挂》。 另一名曲作者李美玉也曾是桃花岭小学巴乌社团的外聘教师。看到初稿后,她在家用电子琴斟酌、推敲词曲,加以修饰,还帮助热心寻找知音小伙伴完成后期录制。 在这过程中,音乐人、词作家丁晓宏,克服种种困难火速组建音乐制作小团队;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编曲官芳,连续三天夜以继日工作;演唱者、优秀歌唱演员覃丽在小区被封的情况下,用手机一遍遍唱传,直至音质完美。 童声部分邓殊阳小朋友,今年才8岁,她隔着屏幕一字一句的学,一遍一遍录,非常不容易。 监制胡华刚则是市三医院党委书记、桃花岭小学学生家长,积极提供制作MV需要的所有原始图片及视频资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歌传媒总经理李承华和卢超导演克服设备欠缺的困难,反复修改,专门添加了“宜建钟情”的感人画面。 一首歌,一群人,创作团队还有其他好伙伴一起在微信里集思广益,共同铸就了《牵挂》。 因致敬“抗疫勇士”,《牵挂》MV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三峡日报等媒介平台广泛报道,点击量数十万次。 学校简介 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湖北省文明单位。学校以“办一所让书香浸润心灵的学校”为办学愿景,在“花”上做文章,在“诗”上下功夫,让学生静以读书,动以健美。学校还打造品牌“角逐诗词小状元”,深入开发并实施“生根大阅读”校本课程,办好自己两节“桃花诗词节”“生根阅读节”,非常有特色。 桃花岭小学 学校供图 闽清县城关小学是福建省规范汉字书写示范学校、首届福建省文明校园。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闽清籍人士吴孟超先生还为学校新校区题写了校名。学校以“爱国、智慧、诚信、感恩”为校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乒乓球、足球、太极拳和乡村少年宫等特色教育项目。 闽清县城关小学 受访者供图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