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子赴罗源中房宣传新思想传承红色文化
2019-08-06 16:48:40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薛妍)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掌握新思想开拓新实践”思想,7月3日闽江学院人文学院薪课堂新思想宣讲实践队来到了罗源县中房镇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童心向党,丰羽成长 为引领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实践队员们走进中房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围绕新思想开展了名人伟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课堂上还融入了众多爱国主义诗篇、故事、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以及走近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课程。课堂信息量大,又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 “在我们了解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我们体会到了习近平对老乡们这种质朴的情感,他扎实地与群众心贴心,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实践队员刘婷说到。 在了解新思想的同时,也让同学们看到祖国在不断强大,不断繁荣。在与小朋友互动时,不少小朋友们还发表了自己对未来祖国的期望,有小朋友说:“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还有小朋友说希望祖国更美丽,更富饶等等,他们在心中描绘着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通过系列课程,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做一名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除了课堂内的教学和学习,薪课堂新思想宣讲实践队也将学习宣传落实十九大精神放在了首要位置。同学们通过表演、朗诵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传递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践活动。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积极响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主题号召。2019年7月14日,在福州市罗源县中房中心小学,闽江学院青春薪课堂理论普及宣讲实践团的队员们组织开展了学生歌唱《我爱你中国》的活动。 同学们戴着红领巾,整齐有序地升国旗行队礼向祖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爱你中国,心爱的母亲。我为你流泪,也为你自豪。”实践队员们与同学们一同歌唱《我爱你中国》。几句简洁朴素的文字,却饱含孩子们的爱国热忱,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深沉的爱,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画面描绘。 在最后的社会实践成果汇报演出上,同学们朗诵《祖国妈妈》献礼建国七十周年,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之情。实践队员们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与孩子们共同歌唱伟大的祖国。 觅红色魂,传爱国情 为更好的使青少年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进一步弘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人文学院“青春薪课堂”社会实践队于7月7日上午在罗源县中房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革命先烈爱国精神”为主题的纪念卢沟桥事变82周年宣讲活动,罗源县中房镇中心小学百名同学参加此次宣讲。实践队员们通过组织同学们观看卢沟桥事变的影片,通过影史资料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并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卢沟桥事变。随后,实践队员和同学们展开讨论交流,通过了解同学眼中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及如何向先烈学习,深化了同学们对爱国主义和爱国精神的认识,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使爱国主义内化于心,让同学们更加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促进同学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实践队员还带领同学们前往当地的红色革命基地村—满盾村与沙坂村做调研。 满盾村是罗源苏区革命基点村,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满盾阻击战”。而沙坂村是国家承认的苏维埃政府红色革命根据地,同时也是革命战争时期河洋地区农民武装斗争的中心,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革命烈士。 实践队员在当地村民带领下参观“红军北上抗日纪念公园”,这里就是满盾阻击战战役遗址,当年的红军便是在这里,给国民党军队以迎头痛击,使红军先遣队顺利通过闽东,继续北上抗日。 “我们村子,在当年抗战的时候,不仅有村民参加了红军的游击队,村民还自发建立了民兵组织,支持红军抗日,保家卫国。”护林员卓建美说到。直到现在,村子里仍然还有民兵队伍,都是由满盾村的村民自发组织的。当地的红色文化底蕴可见一斑。通过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们了解了当地红色历史,也初步了解红色老区的精神内涵。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其真正的含义就是社会实践的价值体现,农村是年轻人大有可为的地方。 通过在罗源中房镇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薪课堂”的实践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践行青年习近平的扎根精神,谋事思想,报国情怀的这种信念。队员们必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从而帮助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