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博士团探寻红军在隆德的长征足迹
2019-07-26 22:49:06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杨楠 吕晨曦)7月25日上午,厦门大学“厦望隆德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到达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助力隆德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规划。 六盘山长征景区纪念广场 图:许文馨 六盘山长征景区纪念碑 图:许文馨 实践队员认真地参观纪念馆 图:许文馨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5年,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时,写下了这宏阔壮美的不朽诗篇。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军会师地之一,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确定的一百个经典红色景区之一。今日实践团参观的六盘山长征纪念景区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亭、吟诗台和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10余个主要事件的微缩景观组成。 “红军小道”入口 图:许文馨 到达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后,实践团成员们选择追寻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沿着“红军小道”徒步登上六盘山。2.5公里的“红军小道”,复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场景:“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等等。参观着这些微缩景观,远望四周的崇山峻岭,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长征的艰险与不易。 两个小时的山路过后,队员们终于来到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在纪念馆中,队员们参观了馆内成列的红军长征时留下的草鞋、武器等文物;阅读着红军与当地百姓、回族同胞融洽相处,并受到爱戴的故事;观看着央视《长征》纪录片,听到一位位老兵讲述着自己长征路上逝去的战友、走过的艰难险阻,队员们无一不被长征的精神所感动。 沿着纪念馆向上走,群山环绕中,纪念碑沉默地矗立着。纪念碑上,刻写着毛主席题写的诗词《清平乐 六盘山》。 实践队员对沿途游客进行采访 图:许文馨 在调研景区的路途上,队员们也对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采访。有游客表示,目前的景区开发已经做的非常不错,贴近历史,长征小道,十分有趣。另有游客表示表示,此行是带着孩子来游学,并进行爱国教育的,在来参观之前,已经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通过实地考察进行验证,让孩子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伟大的长征精神,彪炳史册,历久弥新。习总书记曾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在今日的长征景区的调研中,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也通过采访,对如何让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更好地得到开发与利用有了更多的思考。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