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6名学生同时溺亡,暑假安全这些事一定要做到

2019-07-15 08:48:28 作者: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海峡教育报讯  12日,记者从台安县委宣传部了解到:

7月11日上午,西佛镇西佛中学7名男学生自发结伴到辽河台安达莲泡段游泳,6名学生先后溺水。截至7月12日早7时10分,6名溺水学生遗体全部找到,均无生命体征。后续工作正在处理中。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事发11日上午10时左右,孩子们出事的河面约五六十米宽,枯水期时能看到河底有巨大的沙坑。7个孩子中除了一名名叫陈宇航(音)的男孩生还,其他均不幸遇难,其中包括一对张(音)姓双胞胎。

据几个孩子的同学说,幸存的男孩是后到河边的,并没有和其他孩子一起下水,看到朋友们情况不明,就回家报了信。

现场视频显示,在浑浊的辽河中,有四五名中年男子在齐腰深的河水里搜救。最深处已经没过搜救人员的脖颈处。一位男士对救上来的孩子进行心肺复苏。

另一段视频显示,当地百姓在河两岸拉起了一根长绳,十多人用长绳做保护,下河拉网式进行搜救。视频话外音显示,当时已经搜救上两人,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还有三人仍在搜救中。

资料显示,辽河从台安县西佛镇达连泡村入境鞍山,在台安境内河段长74公里,平均河宽200米,流域面积898平方公里。

其实早在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2019年第1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吸取教训,时刻紧绷安全弦,坚决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尽管教育部已经发布提醒,但是悲剧还是频频发生,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盛夏将至,溺水又进入了高发季节!请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提醒和教育,避免悲剧再度发生!

不要到池塘、河边洗手、捡物品等,不在喷泉、河边逗留聊天、泡脚等,不和同伴结伴去河里抓鱼虾、蝌蚪,不私自结伴去人工湖、水区工程等危险区域游泳,这些现象不能忽视!

这些地方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更不可以游泳!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

“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

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

1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3 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4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5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6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 在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1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若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缓解抽筋。

1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 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3 水性不好的人千万不可手拉手进行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溺水。

1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2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3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4 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

致命急救误区:“倒挂控水法”

溺水儿童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倒挂控水法”,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